JSON XML RDF
placename:

上黨郡 (traditional Chinese)

上党郡 (simplified Chinese)

Shangdang Jun (Pinyin)

type: jun commandery
temporal span: from 742 to 757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18354 E 113.10349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Tang from 742 to 757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上党郡(742~757年)治所和界线(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潞州大都督府为上党郡,隶河东道。领上党、壶关、长子、屯留、潞城、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十县。乾元元年(758年),改为潞州①。治在今长治市区②。 注: ①《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 潞州大都督府 隋上党郡。“天宝元年,改为上党郡。乾元元年,依旧为潞州大都督府。”天宝领县十:上党、壶关、长子、屯留、潞城、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 (中华书局P1476~1477,1975年)   《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县十。上党,壶关,长子,屯留,潞城,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二?山西四?潞安府 “天宝初,曰上党郡。乾元初复故。” ②《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 上党 “汉壶关县。隋分置上党,州所治。” (中华书局P1477,1975年) 《明一统志》卷二十一?潞安府 上党县“在潞安府,本汉壶关县地。隋析置此县,本朝省入府。” 乾隆《潞安府志》卷五《城池》: “长治县,隋置上党县,西北有子城,传为隋创,大城应亦隋建。”卷十又卷十《古迹》 上党故县“本汉壶关县,在郡东南壶口山下。后魏志秦置上党郡,治壶关城。后汉董卓作乱,复置壶关城。隋废壶关,置上党县。” (中国在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0]P59、P103) 案:唐一代潞州与上党郡几易其名,但治所未有徙治,唐潞州治亦为上党郡治,即今长治市区。 上党郡界线 其时上党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长治市除沁源县的全部,以及河北省涉县。上党郡的东界即今山西省与河南省省界之梯脑村①。南界即今长治市长治县与晋城市高平市交界线上的换马村②。西界北段即今长治市沁源县与沁县交界线上的白狐窑镇,南段即今长治市长子县与临汾市安泽县交界线上的杜村③。北界东段即今长治市黎城县与晋中市左权县交界线上的桐峪镇,西段即今长治市武乡县西北与晋中市祁县交界线上的南关村④。 注: ①东界:成化《山西通志》卷二《疆域》?潞州:“东抵河南林县梯头隘。”(中华书局第37页,1998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平顺县东界有“梯脑”村,当是。 ②南界:光绪《山西通志》巻二四《府州厅县考二》长治县:“县境,南至泽州府高平县换马村八十里。”(中华书局第2229页,1990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长治县南与高平市交界线上亦有“换马”村,当是。 ③西界:北段据光绪《山西通志》巻二五《府州厅县考三》沁州:“本州境,西至沁源县界白狐窑六十里”(中华书局第2283页,1990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沁县西,沁源县东北界亦有“白狐窑”镇,当是。南段据光绪《山西通志》巻二四《府州厅县考二》长子县:“县境,西至平阳府岳阳县界杜村一百里。”(中华书局第2231页,1990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长子县西,安泽县东界上亦有“杜村”,当是。 按:《明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七?地理二?山西:“沁州,洪武初,以州治铜鞮县省入。”领县二:沁源、武乡。(中华书局P970,1974年)故古铜鞮县西界即清代沁州本州之西界。 ④北界:东段据成化《山西通志》卷二《疆域》?潞州:“北至辽州桐谷村。”(中华书局第38页,1998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黎城县北,左权县南界上有“桐峪”镇,当是。西段据光绪《山西通志》巻二五《府州厅县考三》武乡县:“县境,西北到权店驿七十里,到太原府祁县界南关北阴延一百二十里。”(中华书局第2290页,1990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武乡县西北界亦有“南关”村,当是。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