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壺關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壶关县 (simplified Chinese)
Hugu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43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11350 E 113.1996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壶关县(643~1911年)治所 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壶关县移治进流川,即今壶关县城,仍属潞州。天宝元年(742年),属上党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潞州①。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属隆德军。崇宁三年(1104年),属隆德府②。金天会六年(1128年),属潞州③。金兴定元年(1217年),复属隆德府。蒙古窝阔台汗三年(1213年),属潞州④。明嘉靖八年(1529年),属潞安府。同年,分壶关、黎城、潞城三县部分地区置平順县⑤。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裁平顺县,部分地区复归壶关。
注:
①《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二 潞州大都督府 隋上党郡。“武德元年,改为潞州。……,元宝元年,改为上党郡。乾元元年,依旧为潞州大都督府。”天宝领县十:上党、壶关、……。”又壶关“武德四年,分上党置,治于高望堡。贞观十七年,移治进流川。” (中华书局P1476~1477 ,1975年)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玄宗中之下 天宝二年(癸未、七四三)春,正月癸亥,遥贬武当太守,晋卿贬安康太守,倚贬淮阳太守。……晋卿,壶关人也。胡注曰:“壶关县,自汉以来属上党郡,而唐上党县乃汉壶关县。隋分置上党县,带郡,唐武德四年分隋之上党县置壶关县,治高望堡,贞观十七年移治进流川。”
《明一统志》卷二十一?潞安府 壶关县“唐初复置壶关于高望堡,贞观中又移治清流川,即今治。”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二?潞安府?长治县。 壶关城,“今州治。隋改置上党县于此。……今城内有子城,周围三里一十步为郡治。《旧唐书?田悦传》:马燧等师自壶关东下,收贼芦家寨。又城西南隅有古塔,其址即晋潞州节度使李嗣昭所筑夹寨,以御梁师者。《五代史》:梁开平初,遣李思安围晋李嗣昭于潞州,思安筑重城,内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谓之夹寨,盖嗣昭亦于城内筑寨御之也。明年,晋王存勖破夹寨,潞州之围遂解。后唐同光二年,潞州牙将杨立作乱,既而平其城。天成中,始复葺治焉。潞州城池高深,毁后,非复旧观矣。明初洪武三年,因旧土城改筑砖城,周十九里有奇,门四。”(中华书局P1957,2005年)
道光《壶关县志》卷三《建置志》?城池 壶关,汉置县,唐贞观十七年迁于清流川,即今治,始建。今城,明洪武二年重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5]P36)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四《府州厅县考》壶关县“贞观十七年,移治进流川,即今治也。”(中华书局P2245,1990年)
②《宋史》卷八六 《志》第三九?地理二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 “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府。”县八:上党、屯留、襄垣、潞城、壶关、……。(中华书局P2131~2132,1977年)
③《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 “潞州,上。宋隆德府上党郡昭德军节度使。天会六年,节度使兼潞南辽沁观察处置使。”县八、镇四:上党、壶关、屯留、长子、潞城、襄垣、黎城、涉。(中华书局P638,1975年)
④《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地理一 潞州,下。领七县:上党,下。壶关,下。长子,下。潞城,下。屯留,下。襄垣,下。黎城。下。(中华书局1380~1381,1976年)
⑤《明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七?地理二 潞安府,元潞州。“嘉靖八年二月升为潞安府。”又平顺“嘉靖八年二月以潞城县青羊里置,析黎城、壶关、潞城三县地益之。”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潞安府 潞城县“明嘉靖八年分县属之青羊里及壶关、黎城二县地置平順县,并属潞安府。本朝初因之。乾隆二十九年仍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