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松州 (traditional Chinese)

松州 (simplified Chinese)

Song Zhou (Pinyin)

type: zhou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589 to 589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9.62132 E 111.82449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Sui from 589 to 589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松州(589-589年)治所和界线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置。⑴治澧阳县(在今湖南澧县驻地澧阳镇东南道水入澧水处西南)。⑵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等县。寻改名澧州。⑶

以下描写界线走向的地名均用清代地名。

东界:
与南洲直隶厅、岳州府华容县接界。北端为安乡县与华容县界,南端为安乡县与南洲直隶厅(今南县)间界线,今均为安乡县与南县界。据南县志编委会编《南县志》第一章第二节《县域变迁》:“清光绪十六年(1890),湖南巡抚派岳州府通判兼南洲事务委员赖承裕,率巴陵(今岳阳)、华容、武陵(今常德)、龙阳(今汉寿)、沅江、安乡诸县县令勘测划定南洲疆界:‘安乡县自三汊河东岸起,下抵涂家新港(即今麻河口集镇)、玛石脑(即今玛四脑)小河,至白蚌口止,划为南洲西界(即自今牧鹿湖乡揭家洲沿藕池河中支西股盲肠南下,经北河口哑河、藕池河西支,至麻河口集镇西渡,抵玛四脑后沿淞澧洪道南下白蚌口)。华容县从三汊河对岸至易家嘴、九都,历屡丰、太来、中和、陈复等垸北堤,划出为南洲北界(即自今揭家洲东至浪拔湖乡白合洲,沿浪拔湖哑河至浪拔湖集镇后东至易家嘴,再顺藕池河东支直抵南洲镇);又由团山自东而西而北,所有花滟窖大河西岸之寄山、明山迤北官洲,罗纹窖、又东垸、大斗圻洲田芦地,全行划出,为南洲东界(即自今华容县团山沿藕池河东支往西、北上溯,直抵南洲镇)。武陵县自窖儿口河心起,历白蚌口、循大溶湖、北浃子至冷饭洲(即今等伴洲);龙阳县由冷饭洲庙南起,历新官河,上、下倒浃、东旺等湖至团坪厂,一并划为南洲南界(即自今玛四脑沿淞澧洪道南下,至白蚌口后循南阳哑河径小麻河口、等伴洲,绕粒蒸垸东南至武圣宫集镇,继循龙头嘴至太白洲哑河入藕池河中支,直抵厂窖)。截长补短,南北纵八十四里,东西横一百二十里。夏秋水涨,湖水占三分之一。共计民田一十三万零三十亩零七分三厘,官田八万九千二百五十亩四分八厘二毫零一忽,芦地六万三千三百七十四弓九分六厘一毫七丝三忽。”(原注:清光绪十七年(1891)湖南省布政司何枢、按察司王廉:《南洲设官详文》。载于民国26年(1937)段毓云编纂的《南县志备忘录》卷一[抄本]。)此次划入南洲南部的面积,还有汉寿县团坪厂至狗头洲,以及沅江县藁荐洲以北之地,其间尽属滩渚、芦苇、水域,界址未能详尽勘定。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洲直隶厅正式成立时,按上述勘定疆界划为厅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2页)据此,暂作同今安乡县东界。

南界:
西端为石门县、安福县(今临澧县)与武陵县界。光绪《湖南通志》石门县图南端有洋茂潭,《湖南省普通地图集》石门县东南端有羊毛滩,当是古今界线相同。光绪《湖南通志》安福县图,安福县南界有毛家界、鳌山铺,《湖南省普通地图集》澧县南部有毛花界、敖山,此处界线也古今相同。又为澧州(今澧县)与武陵县(今常德市)界。光绪《湖南通志》武陵县图在县北界有武陵渡,《湖南省普通地图集》澧县南部有渡口,因此,古今界线未变。又东,为安乡县与武陵县(今常德市)、龙阳县(今汉寿县)界,据光绪《湖南通志》武陵县图、安乡县图,是以一条较大河流为界,图上未标河流名,核对《湖南省普通地图集》,今安乡县与常德市、汉寿县是以澧水为界,澧水亦是这此市县境内较大的河流,因此,古今界线当相同。

西界:
当即石门县西界。因石门、零陵(开皇十八年改为慈利)两县均已存在,且和清代的石门、慈利两县治所相同,故界线当同清代石门县西界。因清光绪《湖南通志》石门县图和清代《石门县志》地图较为简略,根据山脉、水系走向判断,当作古今界线相同。

北界:
西端为石门县与湖北长乐县界,《大清帝国全图》湖南省幅澧州界线处有子良,《湖南省普通地图集》石门县幅有子良坪;光绪《湖南通志》石门县图有上马磴,《湖南普通地图集》有上马蹬,且界线是沿山脉而走,因此,此段界线当古今相同。
又东,为澧州(今澧县)与湖北宜都县(今松滋)、公安县之间界线。光绪《湖南通志》澧州图有界溪塘、顺林司驿、杉木铺等地名可作参考,《湖南省普通地图集》澧县有界溪河、顺林驿、杉林铺,相对位置同。参考水系流向,暂作古今界线相同。

⑴唐·魏徵:《隋书》卷31《地理下》:“澧阳郡,平陈,置松州,寻改为澧州。”(中华书局,1973年汪绍楹等校点本,第3册,第895页)
⑵《舆地纪胜》卷70《荆湖北路》:“古松州城,在澧阳县东南大和南村。”(中华书局,第3册,第2388页)
嘉庆《清一统志》卷374《澧州二》:“松州故城,在州东南。隋置。寻改澧州。《隋书·地理志》:澧阳郡,平陈置松州,寻改为澧州。大业初置郡。《舆地纪胜》:古松州城在县东南太和南村。”(《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38册,1页)。
⑶因无具体年代可考,暂作开皇十年改名。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