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澧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澧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Li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89 to 77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9.62132 E 111.82449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澧阳县(589-778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置。⑴治所在今湖南澧县驻地澧阳镇东南道水入澧水处西南。⑵先后为松州、澧州治,大业三年(607)为澧阳郡治。⑶唐武德四年(621)为澧州治。天宝元年(742)为澧阳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澧州治。⑷大历十四年(779)移治今湖南澧县驻地澧阳镇。⑸
⑴唐?魏徵:《隋书》卷31《地理下》:“澧阳,平陈,置县,大业初置郡。”(中华书局,1973年汪绍楹等校点本,第3册,第895页)
⑵《舆地纪胜》卷70《荆湖北路》:“古松州城,在澧阳县东南大和南村。”(中华书局,第3册,第2388页)
嘉庆《清一统志》卷374《澧州二》:“松州故城,在州东南。隋置。寻改澧州。《隋书?地理志》:澧阳郡,平陈置松州,寻改为澧州。大业初置郡。《舆地纪胜》:古松州城在县东南太和南村。”(《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38册,1页)。
⑶唐?魏徵:《隋书》卷3《炀帝本纪上》:大业三年四月“壬辰,改州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汪绍楹等校点本,1册,67页)
《舆地纪胜》卷70《荆湖北路》:“寻改澧阳郡(大业中)。”(中华书局,第3册,第2377页)
⑷晋?刘昫:《旧唐书》卷40《地理三》:“澧州,下。隋澧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澧州,领孱陵、安乡、澧阳、石门、慈利、崇义六县。……天宝元年,改为澧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澧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册,第1614页)
⑸《新唐书》卷11《代宗纪》:“十四年春正月壬寅朔。壬戌,以楚州刺史李泌为澧州刺史。”(第2册,第315页)
隆庆《岳州府志》卷1《郡邑纪》:“唐初复为澧州,既改为郡,寻复为州。大历间李泌为澧朗刺使,创为新城,属山南道。”(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