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榆次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榆次县 (simplified Chinese)

Yuci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590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7.67847 E 112.74468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并州 Bing Zhou from 590 to 606
太原郡 Taiyuan Jun from 607 to 617
并州 Bing Zhou from 618 to 619
并州 Bing Zhou from 618 to 633
并州 Bing Zhou from 620 to 722
并州 Bing Zhou from 634 to 722
太原府 Taiyuan Fu from 723 to 978
并州 Bing Zhou from 979 to 1057
并州 Bing Zhou from 1058 to 1058
太原府 Taiyuan Fu from 1059 to 1217
太原路 Taiyuanlu from 1218 to 1304
太原府 Taiyuan Fu from 1368 to 1911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榆次县(590~1911年)治所。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隋开皇十年(590年),中都县改,属并州。治所仍在今榆次区旧城。大业三年(607年)属太原郡①。唐武德元年(618年)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属太原府②。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为并州治所③。七年(982年),并州治所迁唐明监,县仍属之。嘉佑四年(1059年),属太原府④。金因之⑤。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属太原路。元大德九年(1305年),属冀宁路⑥。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太原府⑦。清因之⑧。1912年,废太原府,榆次县属山西省。 注: ①《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 太原郡,统县十五:榆次,“后齐曰中都,开皇中改焉”。 (中华书局P845,1973年。) 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 [榆次]今县治。[后齐曰中都]本汉榆次县。《元和志》:高齐文宣帝省,自今榆次县东十里移中都县理之,属太原郡。[开皇中改焉]《元和志》:开皇十年改中都县又为榆次县。《寰宇记》作开皇十六年置榆社县,恐误。 (《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P4825,中华书局,1998年) 《元和郡县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府 榆次县,“高齐文宣帝省,自今县东十里移中都县理之,属太原郡。十年改中都县又为榆次县,三年罢州为郡,县仍属焉。皇朝因之。” (中华书局P367,1983年。) 按:《元和志》载:“十年改中都县又为榆次县,”当指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中都县,复名榆次县;“三年罢州为郡,县仍属焉”,即指隋大业三年(607),全国改州为郡,改并州为太原郡,榆次县仍属之。” ②《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二?河东道 北京太原府 隋为太原郡。武德元年,改为并州总管,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孟、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旧领县十四。天宝领县十三。 榆次,汉县。 (中华书局P1480,1975年。) ③《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河东路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紧州,军事;毁其城,移治于榆次县。 (中华书局P2131,1977年。) ④《宋史》卷一二《本纪第一二》?仁宗四: “(嘉佑四年)冬十月壬申,……复益州为成都府,并州为太原府。” (中华书局P245,1977年。) 永乐《太原府志》卷二《建置沿革》 太原府。“太宗太平兴国四年,继元始以城降,恶其负固后服,隳而废之,降为并州军事,以榆次为州治,徙其遗民居之。七年,以地非要会,复徙阳曲县之唐明村,今城是也。” “仁宗嘉佑四年赦文:‘并州素称都会,曩惩伪迹,降齿小帮,与俗为新,历年斯久,宜还府号以慰民心。’乃复为太原府、河东节度使。” (《太原府志全集》P37~38,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元丰九域志》卷四?河东路 次府,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唐河东节度。周初刘崇窃据。皇朝太平兴国四年克复,降为紧州,军事;嘉佑四年复为太原府,河东节度使。治阳曲县。” (中华书局P161,1984年。) 按:太原府于宋太平光国四年(979年)降为并州,嘉佑四年(1059年),恢复为太原府。时太原府领十县,榆次县为其一。 ⑤《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 太原府,上,武勇军。宋太原郡河东军节度,国初依旧为次府,复名并州太原郡河东军总管府,置转运司。县十一:阳曲、太谷、平晋、清源、徐沟、榆次、祁、文水、交城、盂、寿阳。 (中华书局P629~630,1975年。) ⑤《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地理一 冀宁路,上。唐并州,又为太原府。宋、金因之。元太祖十(一)[三]年,立太原路总管府,大德九年,以地震改冀宁路。县十:阳曲、文水、平晋、祁县、榆次……。” (中华书局P1377,1976年。) ⑦《明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七?地理二?山西 太原府 元冀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 洪武元年十二月改为太原府,领州五,县二十: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盂、静乐、河曲。 (中华书局P958,1974年。) ⑧《清史稿》卷六十《志》三十五?地理七》?山西 太原府,“初沿明制,领州五,县二十。雍正中,平定、忻、代、保德直隶,割十县分入之;寻兴还隶。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入徐沟。”领州一,县十。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交城、文水、岢岚州、岚、兴。 (中华书局P2022~2023,1977年。)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