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戚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戚县 (simplified Chinese)
Q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12 to 349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4.80339 E 117.11514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戚县(公元前112年——349年)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改戚侯国为县(1)。治今微县(夏镇)(2)。属东海郡(3)。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沂平郡(4)。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属东海郡(5)。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属东海国(6)。永平元年(58年)又属东海郡(7)。建安十一年(206年)改属琅琊国(8),二十一年(216年)琅琊国除,戚县还属东海国(9)。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属东海郡(10)。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年)属东海国(11)。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属东海郡(12)。元康元年(291年)属兰陵郡(13)。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入后赵,咸康元年(335年)十六国后赵改属武兴郡(14)。永和六年(350年)废(15)。
注:
(1)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编《高帝十王国地区沿革》第一章《楚国沿革》第五节《刘余之鲁国沿革》:“武帝元朔元年,封鲁共王子将为王子侯,戚,《汉书·王子侯表》、《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皆作广戚侯。《汉书·地理志》沛郡有广戚侯国,王先谦氏以为广戚地先封鲁王子后封楚王子,谬甚。若先封鲁王子而别属沛郡,则已非楚国属地,何能用封楚王子?今检《汉书·地理志》东海郡有戚县,近鲁,当是鲁共王子将国,先为鲁地,后入东海。《汉书·王子侯表》衍一广字。此侯元鼎五年免为县,故《志》不注侯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29-30页)
(2)《读史方舆纪要》卷32《山东三》:滕县,“戚城,县西南五十里,或曰秦县也,二世二年,泗州守败于薛,走至戚,即此。汉仍置戚县,属东海郡。……其城周四里,为运道所经,有泇河通判驻于此。”(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2册,1419页)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66《兖州府·古迹》:“戚县故城,在滕县南七十里,乃秦县也。……府志,故戚城周围四里,今泇河同知驻此。“(《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59册,4页)同书卷《关隘》:“夏镇,在滕县南七十里,即戚城,汉县,属东海郡。本朝乾隆三十八年,改泇河通判为同知,驻此。”(同上引书,59册,15页)今微山县驻地夏镇,位于滕县南,里距正合,即是。
(3)《汉书》卷28《地理志上》:东海郡,县三十八,其一戚(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88页)
(4)谭其骧《新莽职方考》:沂平郡,“汉东海郡,旧领县三十八,郯、戚……仍旧名。”其文又云:元始五年,王莽更州名,“并稍增置郡县,迄于天凤元年(14年)总有郡一百二十五,今可考者一百一十六,县二千二百三。”(《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67、49页)戚县改属沂平郡在天凤元年。
(5)《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一上》:更始元年(23年),光武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10页)新莽沂平郡领卢聚县,沂平郡之复汉名东海郡,卢聚县之复汉名昌虑县,当在此时。《后汉书志》第21《续汉书·郡国志三》:东海郡十三县,其一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58页),是也。
(6)《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东海恭王强》:建武十九年,“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3册,1423页)戚县属之。
(7)《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东海王强》:永平元年,强病,“诚愿还东海郡。”(同上引书,5册,1424页)李晓杰《东海政区地理》第四章《徐州刺史所辖诸郡国沿革》第二节《鲁国、东海郡慝国工期(含利城、昌虑二郡)沿革》;永平元年,强病,“诚愿还东海郡”,明帝即将东海郡收归,“如此,则东海重为汉郡。”(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6页)《后汉书志》第21《续汉书·郡国志三》:东海郡十三县,其一昌虑(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58页),是也。
(8)《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一年,“割东海之襄贲、郯、戚以益琅琊(国)。”(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册,28页)
(9)《后汉书》卷0《献帝纪》: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杀琅琊王熙,国除。”(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2册,388页)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五:东海国,“建安二十一年,琅琊国除,襄贲、郯、戚复旧。”(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049页)复属东海国。
(10)《后汉书》卷9《献帝纪》:建安十七年九月,“立皇子熙为济阴王,懿为山阳王,邈为济北王,敦为东海王。……二十五年,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称天子。……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同上引书,2册,386、390页)建安二十五年(是年三月,即220年4月,改为延康元年,同年十月,即11月改为黄初元年),魏王接位,东海国除为郡,戚县复属东海郡。
(11)《三国志》卷20《武文世王公传·东海定王霖》:“太和六年,改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