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桂陽州 (traditional Chinese)
桂阳州 (simplified Chinese)
Guiyang Zhou (Pinyin)
type:
州 州 zhou sub-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1376 to 173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5.74197 E 112.72593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桂阳州(1376-1731年)治所(傅林祥编写)
明洪武九年四月甲午(1376.4.29)置。治所即今湖南桂阳县驻地城关镇。属衡州府。⑴领临武、蓝山二县。崇祯十二年(1639)析桂阳州直辖地及临武县地置嘉禾县。⑵清雍正十年九月乙未(1732.10.29)升为桂阳直隶州。⑶
⑴明清史籍关于桂阳府废府后的变化,记载各异。
一说洪武九年降府为州,属衡州府。
洪武十七年成书的《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19:桂阳州,“本朝洪武元年改为桂阳府,九年降府为州”,隶属于衡州府。
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64衡州府:“桂阳州,在府城东南三百里。……本朝洪武元年改为桂阳府。九年降为州,以平阳县省入。”(三秦出版社,1990年,下册,第987页)
嘉靖《衡州府志》卷1《建置沿革》:“本朝洪武元年,改为桂阳府。九年,降府为州,以平阳县省入。”(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9册)
《读史方舆纪要》卷80《湖广六》:“明洪武初,改为府。九年降为州,以州治平阳县省入。”(中华书局,第4册,第3451页)
嘉庆《清一统志》卷375《桂阳州》:“元至元十四年,又升为桂阳路,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降为桂阳州,省州治平阳县入州,属衡州府。”(《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38册,第1页)
二说洪武九年降府为县,属郴州;洪武十三年升为桂阳州,属衡州府。
《明太祖实录》卷105:洪武九年四月甲午,“改郴州府为郴州。罢桂阳府,以其地益之。革所属郴阳县。”(台湾中研院历语所校印本,第3册,第1758页)
《明太祖实录》卷131:洪武十三年五月辛卯,“桂阳县为桂阳州。”(台湾中研院历语所校印本,第3册,第2081页)
按: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的府很多,《明实录》记载明确。惟桂阳府仅说“罢”,未云降州或降为县。据洪武十三年五月的记载,是降府为县。但其它府均是降为州,惟桂阳府降为县,则成为特例。
万历《郴州志》卷1《沿革表》:“洪武初,改置郴州府,统县与宋、元同。九年,改州,裁革附郭郴阳县。添拨平阳、蓝山、临武三县。十三年,改桂阳府为州,仍以三县属桂阳。”(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8册)又:卷6《提封志上》:“国初为郴州府,领郴阳、永兴、兴宁、宜章、桂阳、桂东、平阳、蓝山、临武九县。洪武九年改为州,割临武、平阳、蓝山属桂阳州。”
三说洪武九年降府为县,洪武十三年升为桂阳州,均属衡州府。
《明史》卷44《地理五》:“桂阳州,元桂阳路,治平阳县,属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县,省平阳县入焉。十三年五月升为州。”(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4册,第1089页)《明史》未说明桂阳府降为县后,隶属于哪个府。按《明史》编排体例,似是属衡州府。
按:本处采用第二说。
⑵《明史》卷44《地理五》:“嘉禾,州西南。崇祯十二年以桂阳州之仓禾堡置,析临武县地益之。”(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4册,第1090页)
⑶《世宗实录》卷123:雍正十年九月乙未,“改湖南衡州府属桂阳州为直隶桂阳州,管辖临武、蓝山、嘉禾三县。从湖南巡抚赵弘恩请也。”(中华书局,《清实录》,第8册,第620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