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夷陵郡 (traditional Chinese)

夷陵郡 (simplified Chinese)

Yiling Jun (Pinyin)

type: jun commandery
temporal span: from 607 to 620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83785 E 111.1543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no parents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夷陵郡(607年—620年)治所和界线(钱林书编写)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置。治夷陵县,(1)在今湖北省宜昌县西、长江南岸。(2)领有夷陵、夷道、远安县。(3)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峡州。(4)

注:
(1)《隋书》卷31《地理志下》夷陵郡:“梁置宜州,西魏改曰拓州,后周改曰硖州。”治夷陵县。(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89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东道》硖州:“隋夷陵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硖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53页)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73《荆湖北路》峡州:“隋改夷陵郡。《元和郡县志》在大业三年(607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427页)按:当作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治夷陵县。
(2)《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东道》硖州夷陵:“隋县治石皋城。”(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54页)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73《荆湖北路-峡州-景物下》石鼻山:“《夷陵志》云:后周移峡州州治于此。”(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437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8《湖广四-荆州府》彝陵州石鼻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志云:周、隋间,峡州皆治石鼻山。”(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55页)据《周书》卷46《杜叔毗传》:高祖“赐田二百顷。寻除硖州刺史。天和二年(567年),从卫国公直南讨,军败为陈人所擒。陈人将降之,叔毗辞色不挠,遂被害”。(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册,830页)按:硖州即峡州,石皋城为石鼻城之误。姑作北周武帝天和元年置硖州,州治夷陵县迁治石鼻。据清《宜昌府志》卷一《东湖县疆域图》东湖县(即宜昌府,也即原彝陵州治)西北、长江南有石鼻山。(清同治本,1册,4页)又据牛汉平《明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广省总表》,荆州府夷陵州即今湖北宜昌市。(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134页)则治所在湖北宜昌市西北三十里长江南岸。按:其地今属宜昌县(治宜昌市西北小溪塔镇),则故石鼻城在今宜昌县西、长江南岸。
(3)《隋书》卷31《地理志下》夷陵郡:领有夷陵、夷道(开皇七年来属)、远安(开皇七年来属)县。(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89页)
(4)《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东道》硖州:“隋夷陵郡。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硖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53页)《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山南道》硖州作峡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1028页)按:硖、峡通,因《宋史-地理志》今也作峡,(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95页)故此也作峡。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