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陽阿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阳阿县 (simplified Chinese)
Yanga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04 to 264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60650 E 112.30512 (geo data source: 0)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阳阿县(前204~264年)治所(王尚义/王杰瑜编写)
西汉汉王三年(前204年)置,属上党郡①。治所在今阳城县阳陵村②。东汉因之③。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废④。
注:
①《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汉王 “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
(中华书局P372,1959年)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
(汉王三年)九月,信等虏豹,传诣荥阳。定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郡。
《汉书》卷二八上《志》第八上?地理上
上党郡,秦置,属并州。县十四:长子,屯留,余吾,铜鞮,……阳阿,谷远。
(中华书局P1553,1962年)
《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六《舆地考二》?古冀州
汉时,……上党郡,十四县:长子、屯留 余吾 铜鞮 ……阳阿。
按:阳阿置县年代,《史记?高祖本纪》只言汉王三年(前204年),定魏地,置上党郡。而在《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中,[国名]栏“阳阿”,索隐曰:“县名,属上党郡。” [高祖十二]栏“三 七年十月甲子,齐哀侯元年。三 十年,侯安国元年。”的“三”为高祖汉王三年。因此,阳阿当与上党郡于汉王三年(前204)同时设置。
另《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汉王二年)九月,信等虏豹,传诣荥阳。定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郡。”在《汉书》卷十三,《汉王诸侯异姓表一》中,河东、上党郡设置时间也为汉王二年(前205年)九月。 关于河东、上党郡设置的时间《史记》、《汉书》相差一年,今从《史记》。
②《水经注》卷九?清水
“沁水南迳阳阿县故城西。《魏土地记》曰:建兴郡治阳阿县。守敬按:《地形志》,慕容永分上党,置建兴郡,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复。又阳阿,二汉属上党,晋罢,[故县见下。]《魏土地记》称建兴郡治阳阿,盖慕容永置郡,并复置阳阿县为郡治,而魏因之。《经》言南过阳阿县东。《注》言南迳阳阿县故城西,《注》之阳阿,非《经》之阳阿也。《经》之阳阿,为后文万之封国,方是故城。此阳阿为慕容永之复置。魏因之。而《注》亦称故城者,盖真君九年已省,和平五年复置,县有移徙,故称故城也。在今凤台县西北四十里。”
“泽水又东,得阳泉水口,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迳阳陵城南,即阳阿县之故城也。 守敬按:此《经》之阳阿县故城,在今阳城西北。”
(江苏古籍出版社P821,1999年)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三?山西五?泽州
阳阿城:县南六十里。汉县,属上党郡,后汉因之。晋废。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七?泽州府
阳阿故城:在凤台县西北。汉置县,属上党郡。高祖七年封阳阿齐侯其石为侯国,晉罢。太元中慕容永复置,兼置建兴郡。后魏太平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复置。《魏土地记》建兴郡治阳阿县是也。永安中郡废,北齐省入高都。旧志阳阿故城,在州西北四十里大阳鎮。按索隐曰阳河即阳阿,以字迹相类而伪。
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二《古迹考》
《阳城县志》:郦善长云:“阳泉水东经阳陵城南,即阳阿之故城也。汉高帝七年封卞为侯国”。今阳城县西北地有阳邑者,当是汉阳阿县之遗处。……至其下阳陵城即阳阿之故城,则善长指言汉县,遗址尚存,是有故城之目,为当然不诬耳。”
(中华书局P3780~3781,1990年)
同治《阳城县志》卷四《方舆》
古迹:汉阳阿城:在今县西北四十五里阳陵村。与后魏阳阿县,在今凤台大阳镇镇者非一也。
③《后汉书》卷一一三 《志》第二三?郡国五
上党郡。十三城:长子,铜鞮,……阳阿侯国、谷远。
(中华书局P1553,1962年)
④《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建州
高都郡,领县二:高都,阳阿:二汉属上党,晋罢,后复属。有武靳关。
(中华书局P2482,1974年。)
按:阳阿县废于西晋,其确定年代无考。今据《魏书?地形志》:“阳阿,晋罢”的记载,确定其省废年代为司马炎正式废魏登基的西晋泰始元年(2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