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鄯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鄯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Shan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05 to 136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9.30807 E 112.4215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鄯阳县(605~1368年)治所。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隋大业元年(605年),招远县更名为鄯阳县,为朔州治。即今朔州市区。二年(606年),为代郡治。三年(607年),为马邑郡治①。唐武德四年(621年),为朔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马邑郡治。乾元元年(758年),为朔州治②。辽统和十六年(998年)为顺义军治,金因之③。元仍为朔州治④。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入朔州⑤。
注:
①《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
马邑郡,“旧置朔州。开皇初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四:善阳、神武、云内、开阳。
善阳,“后齐置县曰招远,郡曰广安。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县改曰善阳,置代郡,寻曰马邑。又有后魏桑乾郡,后齐以置朔州及广宁郡。后周郡废,大业初州废。神武后魏置神武郡,后齐改曰太平,后周罢郡。有桑乾水。”
(中华书局P853,1973年。)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
朔州,“隋开皇罢总管,大业三年罢州为马邑郡,皇朝改为朔州。”管县二:鄯阳、马邑。
鄯阳县,“本汉马邑县,属雁门郡,汉末荒废。建安中又置,属新兴郡。晋又属雁门郡,晋末又废。高齐于此置招远县,属郡不改。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朔州。大业元年改为鄯阳县。
(中华书局P408,1983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八《府州厅县考六》
朔平府,“秦置马邑县,属雁门郡。……北齐天保六年,始迁朔州于新城,寻治马邑,为北道行台,领广安、广宁诸郡,亦曰北朔州。又于北魏故都置北恒州,领安远、临塞、威远、临阳诸郡,府治当在内,而莫知之详。后周建德六年,齐平,诸郡多废,于朔州置总管府。隋大业二年,废总管府,改朔州为代郡,寻曰马邑郡,领四县,为善阳、云内二县地”。
(中华书局P2516,1962年。)
按:善阳县,亦作鄯阳县,文献中错见。《隋志》,《唐志》皆作善阳。《元和志》作“鄯阳”。《辽志》、《金志》、《元志》、《明志》又皆作“鄯阳”。应为古代地名用学不规范所致,并非更名。
②《旧唐书》卷三九《志》第一九?地理二?河东道
朔州 隋马邑县。“武德四年,置朔州,领善阳、常宁二县。其年,省常宁县。天宝元年,改为马邑郡。乾元元年,复改为朔州”。旧领县一。天宝领县二:善阳、马邑。
善阳 汉定襄地,有秦时马邑城、武周塞。后魏置桑乾郡。隋为善阳县。
(中华书局P1487,1975年。)
《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河东道
朔州马邑郡,下。“本治善阳,建中中,节度使马燧徙治马邑,后复故治”。县二:善阳、马邑。
(中华书局P1011,1975年。)
③②《辽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一?地理志五?西京道
朔州,顺义军,下,节度。“本汉马邑县地。……隋大业三年改马邑郡。唐武德四年复朔州。辽升顺义军节度。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统州一、县三”。
鄯阳县。“本汉定襄县地。建安中置新兴郡。元魏置桑乾郡。高齐置招远县,郡仍旧。隋开皇三年罢郡,隶朔州。大业元年初名鄯阳县,辽因之”。
(中华书局P513,1974年。)
《金史》卷二十四《志》第五?地理上?西京路
朔州,中,顺义军节度使。“贞祐三年七月,尝割朔州广武县隶代州”。县二:鄯阳、马邑。
(中华书局P568,1975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八《府州厅县考六》?朔平府
朔州,“辽统和中,州废,仍改寰清为马邑。升朔州为顺义军。置节度使,领善阳、宁远、马邑三县。……金仍为顺义军节度,领善阳、马邑、广武三县。”
(中华书局P2522,1990年。)
④《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地理一?大同路
朔州,下。“唐改马邑郡为朔州。后唐升(镇)[振]武军。宋为朔宁府。金为朔州。元因之”。领二县:鄯阳,下。马邑。下。
(中华书局P1376,1976年。)
按:顺义军更名朔州时间不确,据光绪《山西通志》载:金贞佑三年(1215年)七月,割广武隶代州,疑此时顺义军更名朔州。
⑤《明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七?地理二?山西
朔州 洪武初,以州治鄯阳县省入。领县一。马邑。(中华书局P968,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