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銅鞮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铜鞮县 (simplified Chinese)
Tongd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23 to 97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59570 E 112.61959 (geo data source: 95506)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铜鞮县(623~976年)治所(王尚义/王杰瑜编写)
唐武德六年(623年),铜鞮县移治今沁县故县镇,属韩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潞州①。永徽六年(655年),属沁州。显庆四年(659年),属潞州②。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县境乱柳石围中置威胜军,县徙于此,为军治所,即今沁县县城③。
注:
①《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
襄垣,隋县。武德元年,于县置韩州,领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五县……。六年,割沁州之铜鞮县隶属。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襄垣等五县来隶潞州。
铜鞮 隋属韩州。武德元年,属沁州。三年,分置甲水县。五年,移治水堡。六年,移于今所,属韩州。省甲水县。韩州废,属潞州。
(中华书局P1479,1975年)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河东道四?泽潞节度使。
铜鞮县,“本晋大夫羊舌赤邑,时号赤曰铜鞮伯华。汉以为县,属上党郡。隋开皇十六年改属沁州。大业二年省沁州复属潞州。武德六年属韩州。贞观十七年废韩州复隶潞州。”
晋铜鞮宫,在县东十五里。子产曰:“今铜鞮之宫数里。”
(中华书局P421,1983年。
《括地志辑校》卷二?潞州
铜鞮故城在潞州铜鞮县东十五里,州西六十五里,在并州东南也。
(中华书局P65,1980年)
乾隆《沁州志》卷八《古迹》
铜鞮城,在州西南四十里。本汉晋以来铜鞮县,明洪武间并入州,今称故县镇。城隍庙犹存。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9]P255)
②《新唐书》卷三九《志》第二九?地理三?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
铜鞮,“永徽六年隶沁州。显庆四年隶属。”
(中华书局P1008,1975年)
③《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威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县四:铜鞮,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隶。武乡,上。沁源,中下。绵上。中下。
(中华书局P2136,1977年)
聂崇岐《宋史地理志考异》
威胜军。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三年”《元丰九域志》四、《隆平集》一、《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八“皆作二年”。
(《二十五史补编》第六册P7995,中华书局,1998年)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威胜军
理铜鞮县,本潞州铜鞮县地。皇朝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于此建军,仍割铜鞮、武乡二县来属。至太平兴国六年又割废沁州之沁源县以隶焉,领县三:铜鞮、武乡、沁源。
《元丰九域志》卷第四?河东路
同下州,威胜军。“太平兴国二年以潞州铜鞮县置军。治铜鞮县。”
另,中华书局校勘记云:冯校,《宋史?地理志》“二年”作“三年”,《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与此同,本志潞州下亦作“二年”,知《宋史》误。今按《皇宋十朝纲要》卷二、《宋会要?方域》六之七亦作“二年”,冯说是。
(中华书局P175、187,1984年)
②雍正《山西通志》卷三《沿革》
沁州,“宋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威胜军同下州,省沁州入焉,隶河东路。铜鞮县改隶军为中县,威胜军治。”
乾隆《沁州志》卷一?建置沿革
宋太平兴国二年,始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威胜军,“即今州治。”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9]P24)
按:《沁州志》所称威胜军“即今州治”,当指清代沁州治,即今沁县县城。
《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
沁州,中,刺史。锦山郡。宋威胜军,天会六年升为州。
(中华书局P639,1975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五《府州厅县考》
宋太平兴国四年,于铜鞮县之乱柳石围中建威胜军,移铜鞮县来为军治。”
(中华书局P2280,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