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五台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五台县 (simplified Chinese)
Wuta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06 to 121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8.71918 E 113.25921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五台县(606~1216年)治所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驴夷县为五台县,属雁门郡①。治所在今五台县城。唐武德元年(618年),属代州。天宝元年(742年),属雁门郡。乾元元年(758年),属代州。宋因之②。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为台州③。
注:
①《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地理中 雁门郡,“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为代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五:雁门、繁峙、崞、五台、灵丘。五台,“旧曰虑虒,久废。后魏置,曰驴夷。大业初改焉。”(中华书局P852,1973年)
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五台,“今县治。”“[旧曰虑虒]汉置,属太原郡。[久废]晋废。[后魏置曰驴夷]《地形志》,太和十年复,改属永安郡。《元和志》谓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郡。盖谓之永安郡本新兴郡,永安中改。[大业初改焉] 《元和志》大业二年改,因山为名。”(《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P4822,1998年)
《元和郡县志》卷十四?河东道三?代州 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县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郡。隋大业二年改为五台县,因山为名也。” (中华书局P401,1983年)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代州 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郡。隋大业二年改为五台县。因县东五台山为名。”
②《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二?河东道三 河东道代州中都督府,隋为雁门郡。武德元年,置代州总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领雁门、繁畤、崞、五台四县。……天宝元年,改为雁门郡。依旧为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代州。旧领县五:雁门、五台、繁畤、崞、唐林。五台,“汉虑县,隋改为五台。”(中华书局P1483,1975年)
《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河东路 代州,上,雁门郡,防御。县四:雁门、崞、五台、繁畤。(中华书局P2133,1977年)
《舆地广记》卷十八?河东路上 上代州,“隋开皇五年改曰代州,唐因之。天宝元年曰雁门郡。皇朝因之。”今县四:中雁门县、中崞县、中下五台县、中下繁畤县。
③《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河东北路 代州,中。宋雁门郡防御,天会六年置震武军节度使。贞祐二年四月侨置西经略司,八月罢。县五:雁门 倚。崞 倚。五台,贞祐四年三月升为台州。(中华书局629~633,1975年)
《读史方纪要》卷四十?代州 五台县,“州南百四十里。东南至盂县百二十里。汉虑虒县,属太原郡。虑虒,读曰庐夷。后汉因之。晋废,后魏复置,讹为驴夷县,属永安郡。高齐改属雁门郡。隋大业初,改曰五台,因山以名也。唐属代州。宋因之。金贞祐四年,升为台州。”(中华书局P1854,2005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府州厅县考》五台县,“隋大业二年,改五台县,因山为名,隶雁门郡。唐宋隶代州。金贞佑四年三月,升台州,隶河东北路。”(中华书局P2587,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