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狋聚縣 (traditional Chinese)

狋聚县 (simplified Chinese)

Yiju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14 to 2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9.95511 E 113.85168 (geo data source: 95070)
part of:

厌狄郡 Yandi Jun from 14 to 22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狋聚县(14~22年)治所。编写者:王尚义、王杰瑜 新天凤元年(14年),狋氏县更名狋聚县,属厌狄郡①。仍治今大同市阳高县友宰镇前贵仁村。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名狋氏县②。 注: ①③《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代郡,“秦置。莽曰厌狄”。属幽州。县十八:桑乾、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狋氏、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代、灵丘、广昌、卤城。狋氏,“莽曰狋聚”。(中华书局P1622,1962年。) 《新莽职方考》厌狄郡。汉代郡,旧领县十八。狋聚, “汉狋氏”。(《二十五史补编》[二]P1746,中华书局,1998年。) 按:据《汉书?王莽传》:“天凤元年……,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 据此狋氏县更名年代定为天凤元年(14年) ②《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地皇)四年正月,破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斩之,号圣公为更始将军。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于是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元年。……是时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闲,遍于天下。……九月,东海人公宾就斩王莽于渐台,收玺绶,传首诣宛。(中华书局P469,1962年。) 据《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所载,更始元年九月,王莽败亡,时天下当全复汉旧名。因确定狋氏县恢复年代为刘玄更始元年(23年)。 《水经注疏》卷十三?漯水 漯水又东,迳故城北,王莽更名之曰狋聚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十里,俗谓之苦力干城矣。 (江苏古籍出版社P1157,1999年。)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九?大同府?古迹 狋氏废县,“在广灵县西北。汉置县,属代郡,晋省。《水经注》:湿水东迳狋氏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一百三十里,俗谓之苦力干城。”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大同市?阳高县 前贵仁县遗址 [友宰镇前贵仁村北约500米?汉代]位于桑干河西岸台地上。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7~1.1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等。采集有泥质灰陶折腹钵、弦纹盆、罐和夹砂灰陶绳纹釜等残片。 (中国地图出版社P117,2006年。) 按:狋氏县治地不确,或曰广灵西北,或曰阳高东南。概据《水经注》言桑干河东迳班氏县南,又迳狋氏县故城北,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的记载推测的。今经考古调查,在这一区域,比较符合狋氏县治地的汉代遗址只有前贵仁县遗址,故确定该处为汉代狋氏县治地。 ③《新莽职方考》 厌狄郡。汉代郡,旧领县十八。狋聚, “汉狋氏”。 (《二十五史补编》[二]P1746,中华书局,1998年。) 按:据《汉书?王莽传》:“天凤元年……,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 据此狋氏县更名年代定为天凤元年(14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八《府州厅县考六》?大同府 广灵县,“汉平舒县,兼狋氏县地,隶代郡。后汉仍为二县。晋狋氏省,平舒仍隶代郡。” (中华书局P2507,1990年。)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九?大同府?古迹 狋氏废县,“在广灵县西北。汉置县,属代郡,晋省。《水经注》:湿水东迳狋氏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一百三十里,俗谓之苦力干城。”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