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邵州 (traditional Chinese)

邵州 (simplified Chinese)

Shao Zhou (Pinyin)

type: zhou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618 to 62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09661 E 111.87706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Tang from 618 to 626
sub 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邵州(618年-626年)治所和界线(编写者:王尚义 陈一风)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垣县设置邵州,领垣、王屋、清廉、亳城四县。武德二年(619年)置长泉县。同年以长泉隶怀州。武德五年(622年)省亳城入垣。武德九年(626年)清廉县省并入垣县。贞观元年(627年)邵州废省①。治所在垣县阳壶城,即今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②。 注: ①《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绛州 垣县,“隋义宁元年置邵原郡,领垣、王屋,又置清廉、亳城二县。武徳元年改为邵州。二年又置长泉县。五年废亳城。九年省邵州,省清廉入垣县……垣属绛州”。 《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绛州 垣县,“(隋)义宁元年以垣、王屋置邵原郡,又置清亷、亳城二县。武德元年曰邵州。二年置长泉县。是年以长泉隶怀州,后省。五年省亳城入垣。贞观元年州废,省清亷入垣,来属”。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七?河东道?绛州 垣县,“(隋)义宁元年置邵原郡。唐武徳元年改为邵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入绛州”。 《舆地广记》卷十八?绛州 垣曲县,“(隋)义宁元年置邵原郡。唐武徳元年曰邵州。贞观元年州废,县来属”。 《明一统志》卷二十?平阳府?绛州 垣曲县,“(隋)义宁初置邵原郡唐改邵州。贞观初州罢以县属绛州”。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十八?绛州 垣曲县,“义宁元年于县置邵原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邵州。九年州废属绛州”。 按:邵州废省的时间文献有两种记载。《旧唐书》、《元和郡县志》、《钦定大清一统志》均作武德九年,《新唐书》、《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明一统志》、《山西通志》等均作贞观元年。此两种说法目前都找不到更多的文献佐证。暂以最早的文献记载为准,即武德九年。 ②《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七?河东道?绛州 垣县,“魏大统三年置邵州,移于今所。隋大业三年废邵州置垣县”。 《山西通志》卷五?沿革?绛州 垣曲县,“旧志西魏大统三年改邵州,徙今治。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改垣县”。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七?河南上?邵郡 亳城,“治阳壶城,今山西垣曲县东南旧垣曲古城东南” (中华书局P584,1980年。) 按,据《隋书》卷三十?地理志?绛郡云,垣县“后魏置邵郡及白水县。后周……改白水为亳城。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改为垣县”。《元和郡县志》卷七?河南道?陜州云,垣县“本汉县,属河东郡。后魏献文帝皇兴四年置邵郡及白水县。周明帝武成元年改白水为亳城县。隋大业三年改亳城为垣县,属绛郡”,则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亳城为垣县,此后历代垣(曲)县治所均在今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太平寰宇记》与《山西通志》所云“今所”、“今治”即此处。 邵州(618-626)界线 其时邵州在今山西省内的辖境,相当于今天垣曲县全境。北界即今垣曲县东北与沁水县交界处的舜王坪①。南以黄河为界②。东界即今垣曲县与阳城县界上西哄村③。西界即今垣曲县与闻喜县界上的刘庄冶④。 注: ①北界: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二?疆域?垣曲县:“北抵沁水县舜王坪”(中华书局P35,1998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垣曲县东北与沁水县交界处有“舜王坪”,当是。 ②南界: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二?疆域?垣曲县:“南抵河南渑池县黄河岸”(中华书局P35,1998年) ③东界: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府州厅县图下?垣曲县:东界有“西轰轰”。(中华书局P330,1990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垣曲县东与阳城县交界处有“西哄”村,当是。 ④西界: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二?疆域?垣曲县:“西抵闻喜县刘庄冶”(中华书局P35,1998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垣曲县与闻喜县界上有“刘庄冶”,当是。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