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太原府 (traditional Chinese)
太原府 (simplified Chinese)
Taiyuan Fu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595 to 1723
spatial info:
POLYGON point N 0.00000 E 0.00000 (geo data source: )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太原府(1595~1723年)界线(王尚义/王杰瑜编写)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永宁、临、宁乡等州县改隶汾州府,辖区缩小①。清因之。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忻、代、保德等州升为直隶州,割十县分出,辖区缩小。治所仍旧。其时,太原府领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交城、文水、岢岚州、岚等10州县②。
注:
①《明神宗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五
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巡抚山西魏允贞奏改汾州为府,另立附郭县为汾阳县,各铸给印。汾州旧辖平遥、介休、孝义三县,今议割永宁州宁乡县、临县与平阳府之灵石县及沁州并沁源、武乡县益之,俱隶分守冀南道,改州所辖为县,改州官为县官,而增建县址,恢州治为府治,设知府一、同知、推官、经历、司狱各一。……上允之。
万历《太原府志》卷三《建置》
太原府。“元置太原路,后改冀宁路。国初仍为太原府,隶山西布政使司,领州五、县二十,置左、右、前三卫守焉。旧领州六、县二十二。万历二十三年升汾州为府,割永宁、临、宁乡隶焉。”
(《太原府志全集》P163,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清史稿》卷六十《志》三十五?地理七》?山西
太原府,“初沿明制,领州五,县二十。雍正中,平定、忻、代、保德直隶,割十县分入之;寻兴还隶。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入徐沟。”领州一,县十。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交城、文水、岢岚州、岚、兴。
兴简。府西北四百里。雍正二年隶保德州。八年仍来隶。
(中华书局P2022~2023,1977年。)
《清世宗实录》卷之十九
雍正二年。甲辰。闰四月。己卯。户部等衙门议覆。山西巡抚诺岷疏言、晋省太原、平阳二府。地方辽远。请改设直隶州分辖。……太原府属之乐平、盂县、寿阳三县分隶平定州。定襄、静乐二县分隶忻州。五台、繁峙、崞县三县分隶代州。河曲、兴县二县分隶保德州。
五、太原府(1596~1723年)界线。编写:王尚义、王杰瑜。
其时太原府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太原市、忻州市、阳泉市全部和吕梁的兴县、岚县、交城县、文水县与晋中市的寿阳县、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其北界、东界同前。南界东段即今晋中市祁县与长治市武乡县交界线上的南关①。南界西段即今兴县与临县界上孙家坪村②。西界即今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忻州)与陕西省省界之黄河③。
注:
①南界东段:光绪《山西通志》巻二五《府州厅县考三》?沁州载:光绪沁州武乡西北界,“到太原府祁县界南关”。(中华书局第2290页,1990年。)2000年《山西省历史地图集?政区图组》光绪十八年图中,太原府南界与沁州武乡界于南北关镇。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武乡县西北界上有“南关”。此处界线古今相同。按光绪《山西通志》巻二三《府州厅县考一》?太原府载,“南至沁州沁源县界四百七十里”,同书卷二十五沁州条下,该州与太原府交界县为武乡,非沁源县,故光绪《通志》误。
②南界西段:光绪《山西通志》巻二《府州厅县图上》:兴县西南有“孙家台”村。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兴县西南,亦有“孙家坪”,“台”当“坪”讲。
③西界:北段据成化《山西通志》卷二《疆域》?保德县:“北抵黄河岸。”(中华书局第33页,1998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忻州市有保德县北界亦在今黄河岸。南段据成化《山西通志》卷二《疆域》?兴县:“西抵黄河岸神木县界。”(中华书局第33页,1998年。)1995年《山西省地图集》兴县西界即黄河,隔河与今陕西省神木县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