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郾城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郾城县 (simplified Chinese)
Yanche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83 to 72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3.57136 E 113.97672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郾城县 583—722年 今河南郾城西南古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属许州,十六年(596年)道州治,大业三年(607年)属颍川郡(1)。唐武德四年(618年)道州治,贞观元年(627年)属豫州,开元十一年(723年)移治溵水(今沙河)北(2)。治今河南郾城西南古城(3)。
注:
(1)《隋书》卷30《地理志中》:颍川郡,旧置颍州,东魏改曰郑州,后周改曰许州;郾城,开皇初置,十六年置道州,大业初州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38页)
(2)《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蔡州,天宝元年,改为汝南郡,乾元元年复为豫州,宝应元年,改为蔡州。郾城,隋旧,武德四年于此置道州,贞观元年废道州,以县属豫州,本治溵水南,开元十一年因大水,移治溵水北,元和十二年,于县置溵州,长庆元年废溵州,以郾城隶许州。许州,郾城,长庆元年来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32-5页)《新唐书》卷38《地理志二》:许州颍川郡,郾城,武德四年置道州,贞观元年州废,隶蔡州,建中二年置溵州,贞元二年还故属,元和十二年置溵州,长庆元年还隶蔡州,是年,以郾城来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988页)
(3)《水经注疏》卷21《汝水》:汝水又东南流,迳郾县故城北,汝水又东得醴水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册,1768页)今县南为沙河,东为醴河入沙河口。《通典》卷177《州郡典七》:汝南郡,郾城,汉旧县。(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5册,4671页)《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蔡州,郾城,本治溵水南,开元十一年因大水,移治溵水北。《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故郾城在豫州郾城县南五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7册,2182页)《清嘉庆一统志》卷218《许州一?古迹》:郾城故城,在郾城县南,《括地志》故郾城在今县南五里。通志有故城,在今县西南五里,俗谓之道州城。(《四部丛刊续编》79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贺次君《括地志辑校》未引上文,张守节引《括地地》确有可疑,盖此书成于唐贞观,而《旧唐志》载县移于开元,如此《括地志》、《旧唐志》必有一误 ,或张守节张冠李载,或后孱入,但流传已久,《清统志》引此可证,张守节正义成书于开元二十四年,据《旧唐志》郾城移治已十余年文,与其后记载一致,或亦有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文物单位简解,郾城县,郾城故城,城关镇古城村,隋代。古城分内外二城。城墙夯筑,内城周长约1公里,现存东城墙长195米,西城墙长133米,南城墙长250米,北城墙长225米,城墙宽5-7米,高约2-5米。外城周长2公里。地表城垣地无存。因洪水,县治迁沙河北岸。(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333页)《河南省地名词典》:郾城县,城关镇,西汉置县,治今古城,唐开元十一年因遭水患,徙治溵水北今城关镇。古城,曾名中心寨,在郾城县城关镇西南2.5公里,汉至唐为郾县、郾城县治,故名,外城四里见方,城垣残迹尚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334-5页)古今记载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