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上馬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上马县 (simplified Chinese)
Shangma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32 to 62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69771 E 112.8325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上马县 约532—626年 今河南唐河
约北魏太昌元年(532年)置,属襄城郡(1),西魏、北周同(2)。隋开皇三年(583年)属湖州,仁寿元年(601年)属升州,大业三年(607年)属舂陵郡(3)。约义宁二年(618年)废(4)。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三年(620年)属湖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入湖阳(5)。治今河南唐河(6)
注:
(1)《魏书》卷106《地形志下》:荆州,太和中治穰城,领襄城郡;襄州,孝昌中置,领襄城郡;南襄州襄城郡,领上马。(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637)按:《地形志》襄城郡有七,一、豫州襄城郡,晋置;(2535页)二、广州襄城郡;(2545页)三、荆州襄城郡,太和中置荆州,(2635页)应太和二十二年取荆州时;(1册,183页)四、孝昌中;(2636页)五、南襄州襄城郡,未记具体年份,领上马;(2637页)六、南广州尚有二襄城郡。(2638-9页)一般推测此襄城郡应在孝昌后,同书卷80《贺拔胜传》太昌初,以胜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5册,1781页)纪、传南襄州首见于此,而上马属南襄州襄城郡,姑作此年置,太昌仅一年。
(2)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5《山南下》襄城郡上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442-3页。
(3)《隋书》卷31《地理志下》:舂陵郡,后魏置南荆州,西魏改曰昌州。湖阳,后魏置西淮安郡及南襄州,后郡废,州改为南平州,西魏改曰升州,后改曰湖州,后周改置升平郡,开皇初郡废,仁寿初,改曰升州,大业初州废;上马,后魏置,曰石马,后讹为上马,因改焉。中华书局校勘记引《二十二史考异》:《周书?文帝纪》,魏废帝三年改南襄州为湖州,南平州为升州,明是二州,志混而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2、901页)按:湖州、升州虽为二州,但隋开皇三年废郡为州、改行政区划三级制为二级制后,可能原二州属县合属一州,而上马下未记隋沿革,唐湖阳、上马曾合为一县,故其隋沿革参照湖阳。
(4)《太平寰宇记》卷142《山南东道一》:唐州泌阳县,后魏立为上马县,隋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册,2761页)《唐会要》卷71《州县改置下》:唐州,上马县,武德元年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下册,1499页)未详废于何年,《隋志》有此县,今作隋末省。
(5)《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唐州,开元十三年置上马县,天宝元年改为淮安郡,乾元元年复为唐州;湖阳,隋属舂陵郡,武德四年于县置湖州,领湖阳、上马二县,贞观元年废湖州,省上马,以湖阳属唐州;上马县,贞观元年废,开元十三年,割湖阳复置上马县,天宝元年改为泌阳县。隋州,贞观十年,割唐州枣阳来属。隋置舂陵郡,武德三年,改为昌州,领湖阳、上马等五县,其年,分湖阳、上马置湖州,贞观元年,以废湖州之上马、湖阳来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548页)《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泌州淮安郡,本昌州舂陵郡,治枣阳,武德五年更名唐州,九年徙治比阳,天祐三年徙治泌阳;泌阳,本上马,贞观元年省入湖阳,开元十三年复置,天宝元年更名。(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1031页)《唐会要》卷71《州县改置下》:唐州,本显州,贞观元年改为唐州。上马县,武德元年置,贞观元年废,开元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又置,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又改为泌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下册,1499页)
(6)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卷1《城池》:唐县城,元至正间筑。注,金间重修,见正大中邓州修宣圣庙碑。(南阳地区史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翻印,1984年,1册,13页)《清嘉庆一统志》卷211《南阳府二?古迹》:上马故城,今唐县治。(《四部丛刊续编》77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内政部《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河南省唐河县,旧唐县,民国三年十一月改沘源县,十二年三月改今名。(商务印书馆,1947年,130页)《河南省地名词典》:唐河县城关镇,县驻地,北魏上马县治,唐至元唐州和泌阳县,明、清为唐县治,1923年以来唐河县府所在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5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