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陽武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阳武县 (simplified Chinese)
Yangw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21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05195 E 113.96297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阳武县 621—1911年 今河南原阳
唐武德四年(621年)移治,属管州,贞观元年(635年)属郑州(1)。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属开封府,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属汴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仍属开封府(2)。北宋同(3)。金贞祐三年(121年)属延州,元至元九年(1272年)属南京路,二十五年(1288年)属汴梁路(4)。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开封府(5)。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改属怀庆府,迄1911年不改(6)。治今河南原阳(7)。
注:
(1)《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郑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26-7页)《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郑州阳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987页)《太平寰宇记》卷2《河南道二》:东京开封府,阳武县隋开皇六年移于阳池,即今原武县也。唐武德四年于汉原武故城复置阳武县,即今理也。阳武故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高宣文宣天保七年移理汴水南一里,今无遗址。隋开皇五年复理此城,唐武德四年又移理汉原武故城,即今城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册,26-7页)
(2)《旧五代史》卷150《郡县志》:郑州阳武县,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6册,2013页)卷4《梁太祖纪》梁开平三年二月,其以滑州酸枣县、长垣县,郑州中牟县、阳武县,宋州襄邑县,曹州戴邑县,许州扶沟县、鄢陵县,陈州太康县等九县,宜割属开封府。(1册,67页)卷31《唐庄宗纪》:同光二年二月,汴州元管开封、浚仪、封丘、雍丘、尉氏、陈留六县,伪庭割许州鄢陵、扶沟,陈州太康,郑州阳武、中牟,曹州考城等县属焉。其阳武、匡城、扶沟、考城四县,宜令且隶汴州,余还本部。(2册,429页)卷77《晋高祖纪》:天福三年十月,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应旧制开封府所管属县,并可仍旧割属收管。(4册,1020页)《新五代史》卷60《职方考》:开封府故统六县,梁开平元年,割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曹州之考城更曰戴邑,许州之扶沟、鄢陵,陈州之太康县隶焉。唐分酸枣、中牟、浚仪、襄邑、鄢陵、太康五县还其故,晋升汴州为东京。复割五县隶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册,741-2页)按:《职方考》梁开平元年,当从《郡县志》、《旧五代史》梁本纪作三年。
(3)《宋史》卷86《地理志一》郑州。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07页。
(4)《金史》卷25《地理志中》开封府阳武、延津。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589页。《元史》卷58《地理志》:汴梁路阳武。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01-2页。
(5)《明史》卷42《地理志三》:河南开封府阳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978-9页。
(6)光绪25年(1899年)《清会典事例》卷152《户部?疆理》。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2册,931页。内政部《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河南省阳武。商务印书馆,1947年,128页。
(7)《太平寰宇记》卷2《河南道二》:东京开封府阳武县,唐武德四年又移理汉原武故城,即今城也。《清嘉庆一统志》卷200《卫辉府二?古迹》:阳武故城,唐武德四年,又移于汉原武城,即今治也。(《四部丛刊续编》73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据上,唐武德后阳武县,即汉原武县,1949年阳武、原武二县合并为原阳县,驻阳武,是今原阳即唐以后阳武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