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頓丘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顿丘县 (simplified Chinese)
Dunqi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952 to 107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68114 E 115.03487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顿丘县 约952--1072年 今河南濮阳南三里古黄河南岸
约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年)移治德胜寨南城,澶州治(1)。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清丰县(2)。治今河南濮阳县南三里古黄河南岸(3)。
注:
(1)《太平寰宇记》卷57《河北道六》:澶州,今理顿丘县。晋天福三年,仍于旧州移于此,夹河造舟为梁。汉乾祐元年移就德胜寨故基,至周世宗又移于今理,皇朝因之。(清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按:《寰宇记》未记周世宗何年迁治,《旧五代史》卷111《周太祖纪》广顺元年二月、五月,以皇子(郭)柴荣为澶州节度使;三年三月,以皇子荣为开封府尹。同书卷114《周世宗纪》世宗柴荣未即位前镇澶州,曾“广其街肆,增其廨宇”,显德元年正月即位。(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67、1472、1495、1510页)则世宗柴荣未即位前任职澶州时改建澶州城,《寰宇记》的周世宗又移于今理,当在其广顺元年二月至三年三月间,今作广顺二年。
(2)《宋史》卷39《地理志二》河北东路开德府:本澶州,崇宁五年升为府。清丰,熙宁六年,省顿丘县入清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22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6熙宁六年八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册,2310页)《元丰九域志》卷2河北东路澶州下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上册,64页)同。《宋会要辑稿?方域五》:顿丘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濮阳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8册,7796页)今从《宋史》、《续长编》、《九域志》作省入清丰县。
(3)《太平寰宇记》卷57《河北道六》:澶州,今理顿丘县。晋天福三年,仍于旧州移于此,夹河造舟为梁。汉乾祐元年移就德胜寨故基,至周世宗又移于今理,皇朝因之。《资治通鉴》卷270 梁贞明五年:晋李存审于德胜筑两城而守之。胡三省注:唐澶州治顿丘县,自筑德胜南北两城,及晋天福三年遂移澶州及顿丘县于德胜以防河津,虑契丹南牧也。宋景德澶渊之役犹在德胜,熙宁以来,澶州治濮阳,又非石晋所移之地。(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9册,8842页)同书卷281 晋天福三年:澶州旧治顿丘,帝虑契丹为后世之患,遣前淄州刺史汲人刘继勋徙澶州跨德胜津,并顿丘徙焉。胡三省注:澶州本治顿丘县,今并州县皆徙治德胜。(9197页)又卷286 晋天福十二年:镇宁节度使邪律郎五,性残虐,澶州人苦之。贼帅王琼帅其徒千余人,夜袭据南城,北渡浮航,纵兵大掠,围郎五于牙城。胡三省注:澶州牙城,盖在北城。(9345页)《大明一统志》卷4《河南卫辉府?古迹》:德胜寨,在开州南三里,汉乾祐初,自夹河移澶州于此,周世宗又迁于夹河,与德胜寨南北相直,故居人有南澶、北澶之目。(陕西西安市,三秦出版社,1985年,上册,87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5《大名府?古迹》:德胜故城,在开州南,有南、北二城,今州城即北城也。其地本名德胜渡,为河津之要。宋初州治顿丘县,而濮阳县在州东门外。熙宁十年,南城圯于水,移治北城,惟以濮阳县为治,明初始省入州。(《四部丛刊续编》12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据上,《寰宇记》周世宗又移于“今理”,即宋初澶州,也是《明统志》的“夹河,《清统志》记载的德胜南城,在开州南三里,至宋熙宁间,南城圯于水,移治北城。宋澶州后为开德府,金又为开州,1914年省州为濮阳县。因德胜有南、北两城,以浮桥相连,故史载互有矛盾,《明统志》德胜寨,在开州南三里,汉乾祐初,自夹河移澶州于此,周世宗又迁于夹河,与《寰宇记》五代周澶州顿丘城址即宋初顿丘城不合,今从《寰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