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頓丘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顿丘县 (simplified Chinese)

Dunqiu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621 to 77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70515 E 115.01371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魏州 Wei Zhou from 621 to 621
澶州 Chan Zhou from 622 to 626
魏州 Wei Zhou from 627 to 661
冀州 Ji Zhou from 662 to 671
魏州 Wei Zhou from 672 to 741
魏郡 Wei Jun from 742 to 757
魏州 Wei Zhou from 758 to 771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顿丘县 621--771年 治今河南濮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移治(1),属魏州,同年为澶州治,贞观元年(627年)复属魏州,龙朔二年(662年)属冀州,咸享三年(672年)复属魏州,天宝元年(742年)属魏郡,乾元元年(758年)仍属魏州,约大历七年(772年)又为澶州治所并移治(2)。治今河南河南濮阳县(3)。 注: (1)《元和郡县志》卷16《河北道一》:澶州,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顿丘、观城二县,于今理置澶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466页)《太平寰宇记》卷57《河北道六》:澶州,今理顿丘县。本汉顿丘县地,在魏州之南,今县北古阴安城是也。唐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顿丘、观城二县,于今理置澶州。晋天福三年,仍于旧州移于此。汉乾祐元年移就德胜寨故基,至周世宗又移于今理,皇朝因之。顿丘县,旧城在今县北谓之阴安故城。大历七年正月敕魏州之顿丘县又置澶州,即今郡理。晋天福三年随州移于今理所。清丰县,古顿丘县在县南十五里,后移入澶州,此城废。(清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澶州,汉顿丘县,属东郡,今县北古阴安城是也。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顿丘、观城置澶州。顿丘,汉县,属东郡,后移治所于阴安城,隋属魏郡,今县地北阴安城是也。(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95页)《隋书》卷30《地理志中》:武阳郡顿丘,“又有旧阴安县,后齐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4-5页)按:阴安为汉县,属魏郡,见《汉书》卷28上《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74页),顿丘县亦汉置,属东郡,不可能分属两郡之两县同治一城,隋顿丘县有旧阴安县,北齐废,则隋顿丘县,不在阴安城,《元和志》、《寰宇记》、《旧唐志》“后移治所于阴安城”,当即唐武德四年“于今理置澶州”顿丘县。 (2)《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魏州,武德四年,平窦建德,复为魏州。其年,割顿丘、观城二县置澶州。贞观元年,废澶州,以所领县属魏州。天宝元年,改为魏郡。乾元元年,复为魏州。澶州,汉顿丘县,属东郡,今县北古阴安城是也。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顿丘、观城置澶州,领顿丘、观城,又特置澶水县。贞观元年,废澶州,以澶水属黎州,顿丘、观城属魏州。大历七年正月敕,又于顿丘县置澶州,领顿丘、清丰、观城、临黄四县。(5册,1493、1495页)《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魏州魏郡,本武阳郡,龙朔二年更名冀州,咸享三年复曰魏州,天宝元年更郡名。澶州,武德四年析黎州之澶水,魏州之顿丘、观城置。贞观元年州废,县还故属。大历七年,田承嗣表以魏州之顿丘、临黄置。(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1010、1013页) (3)《元和郡县志》卷16《河北道一》:澶州,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顿丘、观城二县,于今理置澶州。顿丘县,颛顼陵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帝喾陵在县北三十里。《太平寰宇记》卷57《河北道六》:澶州,今理顿丘县。本汉顿丘县地,在魏州之南,今县北古阴安城是也。唐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顿丘、观城二县,于今理置澶州。晋天福三年,仍于旧州移于此。汉乾祐元年移就德胜寨故基,至周世宗又移于今理,皇朝因之。顿丘县,旧城在今县北谓之阴安故城。大历七年正月敕魏州之顿丘县又置澶州,即今郡理。晋天福三年随州移于今理所。铁丘在县西北五里,颛顼陵在县西北三十里,帝喾陵在县西北三十里。清丰县,古顿丘县在县南十五里,后移入澶州,此城废。正统《大名府志》卷4《城郭故址》:清丰县,阴安故城在县西北二十里,东汉改阴安县治此,其遗址尚存。(《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3册,中国书店,1992年,710页)正德《大名府志》卷9《古迹志》:清丰县,“阴安故城,在县西北二十里,汉县属魏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3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6年)。康熙《清丰县志》卷1《建置》:清丰旧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宋因水患迁今治。卷2《古迹》:顿囗(按囗当为“丘”,清时避孔子讳缺字)废城,在县西北十五里,《汉志》东郡有顿囗,即此。阴安故城,在县北二十里,汉县,属魏郡。《清嘉庆一统志》卷35《大名府一?古迹》:阴安故城,在清丰县北二十里。(《四部丛刊续编》12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河南省地名词典》:清丰县,古城集,在城关镇西北9公里,汉至北齐为阴安县治。唐大历七年为清丰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299页)《清丰县志》第六编第四章第一节《历史文物》:阴安,故城遗址在今县西北10公里古城集,50年代初,城西南角城垣尚存。陈粥墓志:1972年县西南东郭村出土,志文有元和九年终于顿丘县广孝坊之私第,妻乐氏合榇于城西南五里平原里也。柳信墓志:1972年出土于城西南2公里孙庄村东马颊河底,元和六年终于顿丘县广孝坊之私第,窆于城东北一里德茂乡。(山东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369、374页)《内黄县志》第三十篇第二章第二节历史文物:颛顼、帝喾陵遗址,历史上先后隶濮阳、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