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修武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修武县 (simplified Chinese)
Xiuw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21 to 62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26813 E 113.6602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修武县 约前221--625年 今河南获嘉
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属河内郡(1),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属殷国,二年(前205年)属河内郡(2),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后队郡(3),更始元年(22年)复属河内郡(4),东汉同(5),三国魏同(6),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属汲郡(7),十六国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同(8),约北魏孝昌二年(526)改为南修武县(9)。治今河南获嘉(10)。
注:
(1)史念海《秦县考》:修武“《地理志》河内郡属县第十一曰修武。应劭曰‘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秦改曰修武。’臣瓒曰‘韩非《书》,秦昭王越赵长平,西伐修武,时未兼天下,修武之名久矣。’师古曰‘瓒说是也。’《项羽纪》‘汉王逃,……渡河,走修武。’《曹相国世家》‘至河内,下修武。”(《禹贡半月刊》,7卷6、7合期,1937年,287页)作秦县。谭其骧《秦郡新考》:河内(分河东置),《项羽本纪》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高祖本纪》二年,虏殷王,置河内郡,此入汉之年,非始置之年也。昭襄王三十三年魏入南阳,秦始有其地,率以并属河东;始皇并天下,始以山川形便,更加区画。(《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9页)杨宽《战国史》战国郡表,秦无河内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880年,537-542页)今从谭说。
(2)《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河内郡,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更名。莽曰后队,属司隶。领修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54页)
(3)《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河内郡,莽曰后队。卷99中《王莽传中》:天凤元年,分三辅为六尉部,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为六队郡。(12册,4136页)
(4)王莽亡后复旧。
(5)《后汉书志》19《郡国志》河内郡领修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395页。
(6)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1河内郡。《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27页。
(7)《晋书》卷14《地理志上》:司州汲郡,泰始二年置。获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17页)
(8)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1、2、3、4。《二十五史补编》,3册,4086、4100、4123、4136页。
(9)《魏书》卷106《地形志上》:司州汲郡,晋武帝置,治枋头;北修武,孝昌中分南修武置,治清阳城;南修武,二汉属河内,晋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458页)《清嘉庆一统志》卷200《卫辉府二?古迹》:修武故城,后魏孝昌中,分置北修武于山阳,因名此为南修武。(《四部丛刊续编》73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卷202《怀庆府?建置沿革》:修武县,后魏孝昌二年,置山阳郡,又分置北修武县。(《四部丛刊续编》74册)
(10)《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至河内,下修武。张守节正义:今怀州获嘉县,古修武也。(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册,2026页)明万历《卫辉府志》卷2《建置志?公署》:获嘉县城,始建未详。洪武三年知县洪邦基重筑。(《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34册,中国书店,1992年,603页)《清嘉庆一统志》卷200《卫辉府二?古迹》:修武故城,今获嘉县治。县志,故城在县外西北。《河南省地名词典》:获嘉县,隋开皇初改南修武县为获嘉县,治所始徙今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2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