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汲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汲县 (simplified Chinese)

Ji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488 to 55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38237 E 113.96857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汲郡 Ji Jun from 488 to 555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汲县 488--555年 今河南卫辉市西南汲城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复置,汲郡治(1),约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属汲郡(2),约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入伍城县(3)。治今河南卫辉市西南汲城(4)。 注: (1)《魏书》卷106《地形志上》:司州,治邺城,魏武帝国于此,太祖天兴四年置相州,天平元年迁都改。汲郡,晋武帝置,治枋头;汲,二汉属河内,晋属,后罢,太和十二年复,治汲城。(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456-8页) (2)《魏书》卷106《地形志上》:司州汲郡,晋武帝置,治枋头;汲,二汉属河内,晋属,后罢,太和十二年复,治汲城。《元和郡县志》卷16《河北道一》:卫州,后魏孝静帝移汲郡理枋头城,在今卫县界。卫县枋头故城,后魏曾移汲郡理此。(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459、461页)按:《地形志》东魏境内为武定末年(最晚武定八年,550年)资料,据上,太和十二年(488年)汲郡尚治汲城,武定八年已治枋头;《魏书》卷12《孝静帝纪》:天平元年(534年)十一月,改相州刺史为司州牧,魏郡太守为魏尹,分邺置临漳县,以魏郡、汲郡等为皇畿。(1册,298页)疑改皇畿时汲郡移治。 (3)《魏书》卷106《地形志上》:司州汲郡汲,太和十二年复,治汲城,兴和二年,恒农人率户归国。仍置义州于城中。义州,兴和二年置,寄治汲郡陈城;五城郡,永安中置,属司州,天平中属北豫州,武定五年属;五城,永安中置。(2457-8、2486-7页)《隋书》卷30《地理志中》:汲郡,东魏置义州,后为卫州;汲,东魏侨置七郡十八县,后齐省以置伍城郡,后周废为伍城县。(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8页)《清嘉庆一统志》卷200《卫辉府二?古迹》:汲县故城“北齐省县入伍城。”(《四部丛刊续编》73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0《河北下》:卫州汲郡五城,有旧置汲县,北齐废入。(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942页)按:五城郡置于义州前,当也是侨置,东魏兴和二年(540年)置义州所领七郡中有伍城郡;北齐省六郡,伍城郡未省,伍城县仍属伍城郡,汲县当此时省入伍城县。《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十一月壬子“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63页)今作北齐调整行政区划时省。 (4)《史记》卷5《秦本纪》:庄襄王三年,蒙驁攻魏高都、汲,拔之。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汲故城在卫州所理汲县西南二十五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册,219-20页)《清嘉庆一统志》卷200《卫辉府二?古迹》:汲县故城,在今汲县西南。汉置县,北齐省县入伍城,隋改伍城曰汲,而故城遂废。(《四部丛刊续编》73册,商务印书馆,1934年)《卫辉市志》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汲城:在今孙杏村乡;第十一编第四章第二节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汲城旧址,在城西南12公里汲城村,现存城墙长200米,高约5米。(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135、553页)唐卫州治汲县,汲县至清、民国未变,1988年撤县设卫辉市,隋以前汲县故址即今卫辉市西南汲城。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