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南頓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南顿县 (simplified Chinese)
Nandu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06 to 62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3.44423 E 114.83670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南顿县 606--622年 今河南项城西南南顿镇北
约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和城复名南顿,属沈州,三年(607年)属淮阳郡(1),唐武德元年(618)属陈州,四年(621年)属沈州,六年(623年)省入项城县(2)。治今河南项城西南南顿镇北(3)。
注:
(1)《隋书》卷30《地理志中》:淮阳郡“开皇十六年置陈州。”项城“东魏置扬州及丹阳郡、秣陵县,梁改曰殷州,东魏又改曰北扬州,后齐改曰信州,后周改曰陈州。开皇初改秣陵为项县。十六年分置沈州,大业初州废。又有项城郡,开皇初分立陈郡,三年并废。”南顿“旧置南顿郡。后齐废郡及平乡县入,改曰和城。大业初又改为南顿。”(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0页)卷3《炀帝纪》:大业二年春正月丁卯“遣十使并省州县。”(1册,65页)按 :当系此年调整行政区划时改名,又唐武德时南顿属沈州,据上隋也有沈州,则当袭隋制。
(2)《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陈州,隋淮阳郡,武德元年,讨平房平伯,改为陈州,领宛丘、箕城、扶乐、太康、新平五县;项城,武德四年,于此置沈州,领项城、南顿等五县,贞观元年,废沈州;南顿,武德六年省入项城。亳州,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五年置总管府,管沈等六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37-8页)《新唐书》卷38《地理志二》:陈州淮阳郡,项城,武德四年置,以项城、南顿等县置沈州,贞观元年州废。南顿“武德六年省入项城。证圣元年复置,曰光武,以县有光武祠名。景云元年复故名。(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988页)《唐会要》卷70《州县改置上》:“南顿县,武德六年,省入项城县。证圣元年,改为光武县。景云元年,复为南顿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下册,1486页)据上,武德元年陈州领五县,无南顿,则四年于项城置沈州,领南顿等县前,南顿何属?据亳州下疑其地唐尚未平定,今参照隋、唐初制列于陈州。
(3)《清嘉庆一统志》卷191《陈州府一?古迹》:南顿故城,在项城县北五十里。(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70册)宣统《项城县志》卷5《地理志?古迹》:遗址尚存在,今县北五十里。《河南省地名词典》:南顿古城遗址,在项城县水寨镇西南14公里处,今仅存北城垣,残高7米,长215米,余皆毁圯,面积约50万平方米。(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99页)按:清项城县在今项城南老城,1953年迁水寨镇,今南顿镇正在老城北,其北有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