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微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微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Wei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83 to 57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33850 E 109.89608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微阳县(283年——576年)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建始县置。属上庸郡。(1)治所在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七十里。(2)东晋不改。(3)南朝宋、齐、梁同。(4)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废。(5)
注:
(1)《晋书》卷15《州郡志下•荆州》上庸郡领有微阳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6页)《宋书》卷37《州郡志三•梁州》上庸太守微阳令:“魏立曰建始,晋武帝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48页)《光绪湖北舆地图记》卷24《郧阳府舆地记》竹山县沿革谓:“晋太康四年改建始县曰微阳县。”(光绪二十年,湖北舆图局纂刊,24册,1页)按:当作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改名微阳县,属上庸郡。
(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郧阳府》竹山县武陵城:“又微阳城,在县西北七十里。三国魏置建始县,属上庸郡。”(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403页)按:据牛汉平《明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广省总表》,郧阳府竹山县即今湖北省竹山县。(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132页)当作故治在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七十里。而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曰:“微阳县,《杨图》定于上庸(竹山)东北,锡县(白河)之南,堵水岸。应即指今之黄龙镇。黄龙镇位虎尾河会口东北,……虎尾河即古之微水。微与尾同音,古亦义同。盖即《牧誓》之微国,水因以为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7页)与之不同。
(3)清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卷3《梁州》上庸郡领有微阳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622页)
(4)《宋书》卷37《州郡志三•梁州》上庸太守领有微阳令。(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47、1148页)《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梁州》上庸郡领有微阳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290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郧阳府》竹山县武陵城:晋武帝改建始县为微阳县,“宋仍曰微阳县,属上庸郡。齐、梁因之。”(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403页)而清《嘉庆一统志》卷349《郧阳府表》竹山县下:“微阳县,梁省。”(《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9册,2页)清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4《岐州》上庸郡不领有微阳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22页)与之不同。
(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郧阳府》竹山县武陵城:晋武帝改建始县为微阳县,“宋仍曰微阳县,属上庸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初改置受阳县。”(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403页)按:据《隋书》卷29《地理志》序:“周氏初有关中,百度草创……及于东夏削平,多有省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07页)又《周书》卷6《武帝纪下》建德六年:二月北齐降。夏四月己巳,祠太庙。诏曰:“东夏既平,王道初被,齐氏弊政,余风未殄。”(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册,102页)故作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