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臨沮縣 (traditional Chinese)
临沮县 (simplified Chinese)
Linj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93 to 58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91539 E 111.69106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临沮县(193年——588年)
东汉初平四年(193年)改临沮侯国置。属南郡。(1)治所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界清溪场东沮水东岸。(2)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改属襄阳郡。三国魏不改。(3)西晋、东晋同。(4)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属南郡,齐同。(5)梁不改。(6)后梁属漳川郡,北周同。(7)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当阳县。(8)
注:
(1)清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8《吴荆州》第一格南郡领有临沮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948页)按:何时灭国为县未详,故作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废国为县,属南郡。
(2)《水经•沮水注》:“沮水南迳临沮县西,青溪水注之。”杨守敬按:“汉县属南郡,后汉因,魏属襄阳郡,晋因,宋、齐、梁复属南郡。在今当阳县西北。”(《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697页)《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五•荆门军》当阳县:“临沮侯国,今县北有故城。”卷147《山南东道六•峡州》远安县清溪:“在县南六十五里。”(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6册,19、7页)又清《嘉庆一统志》卷352《荆门直隶州•古迹》临沮故城:“在当阳县西北。”《山川》清溪:“在远安县西南鬼谷洞东,一作清溪。”(《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30册,10、8页)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北舆地图》之《远安县舆图》在县南界有鬼谷洞,其东南有清溪入沮水。相当今当阳市西北界清溪场东。(《湖北省地图册》,湖北省测绘局,1990年,123——124页)按:姑作县治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界清溪场东沮水东岸。有作在今远安县西北沮水西岸,疑误。
(3)清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3《魏荆州》襄阳郡所领临沮县下云:“此县在建安中属先主,末年始入魏。”又《考证》曰:魏始置襄阳郡时无临沮县,盖自关侯败后,南郡复入于吴,临沮县或以此时隶魏。(《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80、2885页)按:据《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8《吴荆州•考证》南郡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入魏。(1956年,3册,2957页)姑作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改属襄阳郡,三国魏不改。
(4)《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襄阳郡领有临沮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5页)清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卷2《荆州》襄阳郡领有临沮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3610、3611页)据《水经•沮水注》:沮水又屈迳临沮县南,“晋咸和中,为沮阳郡治也。”杨守敬按:“沮阳郡不见他书,当是晋置旋废,故《宋志》无之。”(《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698页)按:时间短,本图不予表示。
(5)《宋书》卷37《州郡志三•荆州》南郡临沮伯相:“汉旧县。《晋太慷》《永宁地志》属襄阳,后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18页)又《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荆州》南郡领有临沮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273、274页)按:姑作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属南郡,齐不改。
(6)《梁书》卷14《江淹传》:“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册,251页)清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荆州》南郡领临沮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05页)
(7)《周书》卷48《蔡大业传》:“岿嗣位,迁都官尚书,除贞毅将军、漳川太守。”(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3册,869页)又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5《山南下•平州》:漳川郡领有临沮县。又引前梁开府漳川郡太守山阴县开国侯孟府君墓志:君讳保同,出仕梁孝明帝为开府漳川太守。”(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507页)按:梁孝明帝即后梁萧岿。姑作后梁属漳川郡,北周同。
(8)《隋书》卷31《地理志下•南郡》当阳县:“后州置平州,领漳川、安远二郡,属梁蕃。开皇七年改为玉州,九年州郡并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88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52《荆门直隶州•古迹》临沮故城:“汉置县,属南郡。……隋省。”(《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30册,10页)按:姑作隋开皇九年(589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