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冠氏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冠氏县 (simplified Chinese)
Guansh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86 to 1268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47210 E 115.43501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冠氏县(586年——1268年)
隋开皇六年(586年)置,属毛州,大业二年(606年)属魏州(1)。治今冠县(2)。三年(607年)属武阳郡(3)。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属魏州,次年又属毛州,贞观元年(627年)复属魏州(4)。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属兴唐府,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属广晋府,汉乾祐元年(948年)属大名府,周因之(5)。北宋(6)、金因袭(7)。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年)改属东平路,至元六年(1269年)升为冠州(8)。
注:
(1)《隋书》卷30《地理志中》:冠氏县,“开皇六年置。”(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5页)《太平寰宇记》卷54《河北道三》:魏州冠氏县,“隋开皇六年,分馆陶东界置冠氏县,因古冠氏邑为名,属毛州。炀帝大业二年,废毛州,冠氏县属魏州。”(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10册,8页)毛州,又作屯州,《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一》:魏州冠氏县,“隋开皇六年,分馆陶东界置冠氏县,因古冠氏邑为名,属屯州。大业二年废屯州,县属魏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450页)
(2)《续山东考古录》卷5《东昌府下·冠县》:“《方舆纪要》以隋冠氏为古冠氏邑,云‘在今县北,金徙今治。’……考《元和郡县图志》:‘王莽河,北去县十八里。’今县北有汰黄堤,即大河故渎,南有黄城,里数相符,似隋县即今治。金人移治,并无明据。”王汝涛点注:“冠氏县,隋开皇六年(公元帅86年)析馆陶县置冠氏县,治所即今冠县县城,,因西近古冠氏邑,故名。……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升为冠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降冠州为冠县。”(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80—181页)按云“至元二年”,乃“至元六年”之误。
(3)《隋书》卷30《地理志中》:武阳郡,统县十四,其一冠氏(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4—845页)。《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一》:魏州,“大业三年,罢(魏)州为武阳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447页)冠氏县于大业三年属武阳郡。
(4)《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魏州,隋为武阳郡,武德四年复为魏州,领冠氏等十三县,“其年,割冠氏、馆陶置毛州”,贞观元年,“废莘、毛、澶三州,尽以所领县属魏州。”冠氏县:“武德四年,属毛州,州废来属。”所载也是武德四年置毛州。而馆陶县:“武德五年,置毛州,割魏州之馆陶、冠氏、堂邑,贝州之临清、清水,又分置沙丘县。贞观元年废毛州。”(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册,1494页)相差一年。考《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魏州馆陶县,“武德五年,以馆陶、冠氏及博州之堂邑,贝州之临清、清水置毛州,并析临清置沙丘县。贞观元年州废。”(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1010—1011页)当以五年为是。
(5)《太平寰宇记》卷54《河北道三》:魏州,“后唐同光元年升为兴唐府,三年改为邺都。晋天福初改为广晋府。汉乾祐元年改为大名府。周显德元年依旧为天雄军节度使,其大名府仍列在京兆府之下。皇朝因之。”领有冠氏县(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10册,1—2、8页)。
(6)《宋史》卷86《地理志二》:大名府县十二,其一冠氏(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21—2122页)。
(7)《金史》卷26《地理志下》:大名府县十,其一冠氏(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627—628页)。
(8)《元史》卷58《地理志一》:冠州,本冠氏县,“宋、金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隶省。”(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370页)按《元史·地理志》东平路:“严实没,子忠济为东平路管军万户总管,行总管府事,州县如故。”(同上引书,5册,1365页)又《元史》卷148《严实传》:庚子卒,子忠济,“辛丑,从其父见太宗,命佩虎符,袭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开府布政,一法其父。”(同上引书,12册,3507页)是严忠于辛丑年,即蒙古太宗十三年正式实行东平路总管府事,冠县于其时割属东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