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發幹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发干县 (simplified Chinese)

Fagan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23 to 55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45839 E 115.59058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part of:

东郡 Dong Jun from 23 to 40
魏郡 Wei Jun from 41 to 211
魏郡 Wei Jun from 41 to 211
魏郡 Wei Jun from 212 to 220
阳平郡 Yangping Jun from 221 to 555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发干县(23年——555年)

刘玄更始元年(23年)改戢楯县复汉名发干县,属东郡(1)。治今冠县东千户营西南侯家附近(2)。东汉因之(3),建武十七年(41年)改属魏郡(4)。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改属阳平郡(5)。西晋因之(6)。十六国后赵(7)、前燕(8)、前秦(9)因袭。北魏沿袭(10)。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11)。



注:
(1)《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一上》:更始元年(23年),光武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10页)新莽寿良郡戢楯县之复名发干县,仍属东郡,当在此时。
(2)《史记》卷49《外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发干故城在博州堂邑县西南二十三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册,1983页)按唐堂邑县即今冠县东千户营,以此所载里距推考,约在千户营西南侯家(《山东省地图集》,33页)附近。
(3)《后汉书志》第21《续汉书·郡国志三》:东郡十五县,其一发干(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50页)
(4)《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一》:建安十七年正月,“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虑,东郡之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钜鹿之廮陶、曲周、南和,广平、任(原作“广平之任城”,“之”、“城”二字为衍文),赵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册,36页)
(5)《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一》:建安十八年冬十月,“分魏郡为东、西部,置都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423页)同书卷2《文帝纪二》:黄初二年正月,“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同上引书,1册,77页)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2《魏冀州部三》:发干县属阳平郡(《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43—2844页)
(6)《晋书》卷14《地理志上》:阳平郡统县七,其一发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17页)。
(7)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2《后赵》:阳平郡领有发干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4099页)。
(8)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3《前燕》:阳平郡领有发干县(同上引书,3册,4123页)。
(9)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4《前秦》:阳平郡领有发干县(同上引书,3册,4142页)。
(10)《魏书》卷106《地形志上》:阳平郡,发干县,“二汉属东郡,晋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457页)
(11)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68《东昌府一·古迹》:发干故城,“北齐省。”(《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60册,12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0《河北下》:旧置发干县,“北齐废。”(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938页)《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十一月,“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63页)发干县之废,当在此年。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