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公丘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公丘县 (simplified Chinese)
Gongqi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4 to 369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5.06631 E 117.06455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公丘县(14年——369年)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公丘侯国为县,属吾符郡(1)。治今滕州市西南庄里(2)。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属沛郡(3)。东汉建武二十年(44年)属沛国(4),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属沛郡(5)。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年)属沛国(6)。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属鲁国(7)。十六国前赵(8)、前燕因袭(9)。东晋太和六年(370年)废(10)。
注:
(1)谭其骧《新莽职方考》:吾符郡,旧领县三十七,公丘,“仍旧名。”其文又云:元始五年,王莽更州名,“并稍增置郡县,迄于天凤元年(14年)总有郡一百二十五,今可考者一百一十六,县二千二百三。”(《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57—58、49页)公丘侯国之改置为县,当在天凤元年。
(2)《汉书》卷28《地理志上》:沛郡公丘,“故滕国,周懿王子错叔绣所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72页)是故滕国,即秦之滕县,为汉代公丘。《史记》卷95《夏侯婴传》《正义》:“滕即公丘故城是,在徐州滕县西南十五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8册,2665页)《元和郡县图志》卷9《河南道五》:滕县,”公丘故城,在县西南十五里。夏侯婴初为滕令,故号滕公。”按唐滕县,即今滕州市,是秦代滕县在今滕州市西南十五里。《春秋》隐公七年杜预注:“滕,国,在沛国公丘东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1732页)是则滕县在公丘东南。《山东邹县滕县古城址调查》:“此次调查的滕城在今滕县西腩约十四里,方向南偏西约52度。另一在滕县城西南约十五里,方向约72度的庄里村西,调查到一处堌堆遗址包含了自龙山文化直至汉代的遗存,俗称为'城顶,'传为公丘故城址,但并未见城墙痕迹。‘滕城’正居其东南。如果庄里‘城顶’为汉代公丘,则正符合了晋人杜预的确意见,滕城在公丘之东南。也符合了唐人李吉甫的意见,古滕国在(滕)县西南十四里的滕城。”(《考古》,考古杂志社,1965年,12期,635页)即今滕州市西南庄里(《山东省地图集》,58—59页)
(3)《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一上》:更始元年(23年),光武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册,10页)新莽吾符郡之复汉名沛郡,当在此时。
(4)《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列传·沛献王辅》:沛献王辅,建武二十年,“复封沛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册,1427页)《后汉书志》第20《续汉书·郡国志二》:沛国,二十一县,其一公丘(同上引书,12册,3427页)仍建武二十年后之改制焉。
(5)《三国志》卷12《魏书·司马芝传》:太祖时,“历甘陵、沛、阳平太守。”(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387页)时在建安末,约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1《魏豫州部二》:沛郡领有公丘县(《二十五史补编》,1956年,3册,2835—2836)
(6)《三国志》卷20《武文世王公传·沛穆王林》:“太和六年,改封沛。”(同上引书,2册,582页)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1《魏豫州部二》:太和六年至咸熙二年,沛国领有公丘县(《二十五史补编》,1956年,3册,2835—2836)
(7)《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五年夏四月,“任城、鲁国池水赤如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册,75页)同书卷60《索靖传》:晋惠帝即位之前,“迁鲁相。”(同上引书,6册,1648页)据此,鲁国封于太康五年之前无疑,太康何年,不见于记载,当在太康初年。同书卷14《地理志上》:鲁郡统县七,其一公丘(同上引书,2册,422页)当是太康初年从沛郡改属鲁国。
(8)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2《前赵》;鲁郡领有公丘(《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3册,4105页)
(9)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3《前燕》:鲁郡领有公丘(同上引书,3册,4125页)
(10)按前燕之后,公丘已不见于记述,盖前秦灭前燕后废,时在东晋太和六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