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陽穀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阳谷县 (simplified Chinese)
Yangg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96 to 100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23021 E 115.89577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阳谷县(596年——1005年)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属济州(1)。治今阳谷县东北石佛白庄东平房村(2)。大业三年(607年)改属济北郡(3)。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济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济阳郡,十三年(754年)改属郓州(4)。五代因之(5)。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迁治今阳谷县(6)。
注:
(1)(3)《隋书》卷30《地理志中》:济北郡,“旧置济州”,“阳谷,开皇十六年置。”(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4页)《元和郡县图志》卷10《河南道六》:郓州阳谷县,隋置,“属济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259页)按此云济北郡,即大业三年改济州为济北郡,阳谷县改隶济北郡。
(2)《续山东考古录》卷19《兖州府下·阳谷县》:“阳谷县故城,在东北三十里,俗曰水没城。”王汝涛点注:“阳谷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东阿置阳谷,治古城屯,遗址在今阳谷县阳谷镇北15公里石佛乡平房村附近。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县城被水,迁治上巡镇,景德三年(1006年)徙治孟店,即今阳谷县城。”(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528、530页)按平房村在今阳谷县东北石佛白庄东平房村(《山东省地图集》,35—36页)上巡镇史无记载,姑仍旧治。
(4)《旧唐书》卷38《地理志五》:郓州卢县,“隋济北郡,武德四年,改济州,领卢、平阴、长清、东阿、阳谷、范六县。……天宝元年,改为济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济州。十三年六月一日,废济州,卢、长清、平阴、东阿、阳谷等五县并入郓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44页)按所云“十三年”,乃指唐天宝十三年,《元和郡县图志》卷10《河南道六》:郓州阳谷县,“唐天宝十三年,济州为河所陷没,以县属郓州。”(北京,中华书局,上册,259页)是也。《新唐书》卷38《地理志二》:郓州卢县,“本济州,武德四年析东平郡置。隋曰济北郡,天宝元年,更名济阳郡,领卢、平阴、长清、东阿、阳谷、范六县。……天宝十三载郡废,以长清隶齐州,以卢、平阴、东阿、阳谷来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992页)
(5)《太平寰宇记》卷13《河南道十三》:郓州领有阳谷县(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3册,1—2、10页),为五代、北宋政区。
(6)《宋史》卷85《地理志一》:东平府阳谷县“景德三年,徙治孟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11页)《续山东考古录》卷19《兖州府下·阳谷县》:“宋阳县,即今治。”王汝涛点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县城被水,迁治上巡镇,景德三年(1006年)徙治孟店,即今阳谷县城。”(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528、530页)上巡镇史无记载,姑仍旧治,景德三年徙今阳谷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