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淄川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淄川县 (simplified Chinese)

Zichuan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598 to 191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63599 E 117.96095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淄州 Zi Zhou from 598 to 605
齐州 Qi Zhou from 606 to 606
齐州 Qi Zhou from 607 to 617
淄州 Zi Zhou from 618 to 741
淄州 Zi Zhou from 742 to 1263
济南府 Jinanfu from 1365 to 1912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淄川县(598年——1912年)

隋开皇十八年(589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为淄州治(1)。治今淄博市西南淄川(2)。大业二年(606年)改属齐州(3)。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淄州治(4)。五代(5)、宋(6)、金(7)因之。蒙古中统五年(1264年)为淄州路治,至元二年(1265年)为淄莱路治,二十四年(1287年)为般阳路治(8)。朱元璋吴元年(1364年)为淄川州治,次年,改属济南府(9)。清代因之(10)。民国二年(1913年)属山东省(11)。


注:
(1)《隋书》卷30《地理志中》:齐郡淄川县,“旧曰贝丘,置东清河郡。后齐郡废。开皇十六年置淄州,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州废。”(北京,中华书局,1073年,3册,861页)
(2)《续山东考古录》卷2《济南府中·淄川县》王汝涛点注:“贝丘县(侨),刘宋置,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淄川县。治般阳城,即今淄博市淄川区淄川城。”又云:“淄川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帅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川,治所未变。”(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73、75页)即今淄博市西南淄川。
(3)《隋书》卷30《地理志中》:齐郡淄川县,“旧曰贝丘,置东清河郡。后齐郡废。开皇十六年置淄州,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州废。”(北京,中华书局,1073年,3册,861页)《太平寰宇记》卷19《河南道十九》:淄州治淄川县,隋开皇十六年,于贝丘县置淄州,“十八年,改贝丘为淄川县,大业二年,废淄州,县属齐州。”(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4册,3页)
(4)《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武德元年,置淄州,领淄川、长白、莱芜三县”,“淄川,郭下。”(北京,中华书局,1075年。3册,1454页)
(5)《太平寰宇记》卷19《河南道十九》:淄州,首县淄川,为淄州治(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4册,3页),即因袭五代。
(6)《宋史》卷85《地理志一》:淄州,首县淄川,为淄州治(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09页)
(7)《金史》卷25《地理志中》:淄州,淄川县,“倚。”(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612页)
(8)《元史》卷58《地理志一》:般阳府路,唐淄州,中统五年,升淄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年,改淄州路为淄莱路,二十四年,改般阳路。”(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373页)
(9)《明史》卷41《地理志二》:济南府淄川县,元般阳路治此,“太祖吴元年改路为淄川州,县仍为附郭。二年七月,州废,来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938页)
(10)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62《济南府·建置沿革》:淄川县,明属济南府,“本朝因之。”(《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57册,2—3页)《清史稿》卷61《地理志六》:济南府领县十五,其一淄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8册,2046页)
(11)《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山东省历城县,“旧济南府附郭首县,民国二年裁府留县”,山东省领有淄川县(内政部编,商务印书馆,1947年,120页)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