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夏津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夏津县 (simplified Chinese)
Xiaji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742 to 191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6.94928 E 116.00168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夏津县(742年——1912年)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鄃县置,属清河郡,乾元元年(758年)属贝州(1)。治今夏津县(2)。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属大名府(3)。北宋(4)、金因之(5)。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年)改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改属高唐州(6)。明因之(7)。清顺治元年(1644年)改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属临清州(8)。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属山东省(9)。
注:
(1)《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贝州,“隋为清河郡。武德四年,平窦建德,置贝州。……天宝元年,改为清河郡。乾元元年,复为贝州。”县九,“夏津,旧鄃县,天宝元年,改为夏津。”(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96、1497页)
(2)清《嘉庆一统志》卷184《临清州·古迹》:“夏津故城,今夏津县治。本后魏清潭县地,隋开皇十六年,自今德州平原县界徙置鄃县于此,唐天宝元年改曰夏津。”(《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67册,8页)按清夏津县,即今夏津县。
(3)《太平寰宇记》卷54《河北道三》:魏州,“后唐同光元年,升为东京兴唐府,三年改为邺都。晋天福初改为广晋府。汉乾祐元年改为大名府。”领夏津县,“今属魏州。”(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11册,2、9页)夏津县改属大名府,当在汉乾祐元年改为大名府时。
(4)《宋史》卷86《地理志二》;大名府,县十二,其一夏津(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21—2122页)。
(5)《金史》卷26《地理志下》:大名府,县十,其一夏津(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627—628页)。
(6)《元史》卷58《地理志一》:高唐州夏津县,“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369页)按同书卷:东平路,元太祖十五年,“以严实行台东平,领州县五十四。实没,子忠济为东平路管军万户总管,行总管府事,州县如旧。”(1365页)又同书卷148《严实传》:庚子卒,辛丑,子忠济“袭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同上引书,12册,3506、3507页)据此,东平路实施于辛丑年,即蒙古太宗十三年,夏津县之改隶东平路,当在此时。
(7)《明史》卷41《地理志二》:高唐州领县三,其一夏津(北京,中华书局,1074年,4册,946页)
(8)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84《临清州·建置沿革》:“本朝初属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改属临清州。”(《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67册,2页)清初何年改属东昌府,不载,姑作清顺治元年。
(9)《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临清县,“旧临清直隶州,民国二年二月改县。”山东省领有夏津县(内政部编,商务印书馆,1947年,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