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鄃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鄃县 (simplified Chinese)
Sh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27 to 55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7.06873 E 116.35980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鄃县(227年——555年)
三国魏太和元年(227年)改鄃侯国置鄃县(1),治今平原县西南张官店(2)。属清河郡(3)。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属清河国(4)。十六国后赵太和二年(328年)属清河郡(5)。北魏中兴二年(532年)属安德郡(6)。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7)。
注:
(1)《后汉书》卷22《马武传》:建武十三年,“更封鄃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3册,785页)同书卷81《赵苞传》:灵帝“封鄃侯。”(同上引书,9册,2693页)直至三国魏黄初时,仍为侯国,《三国志》卷17《徐晃传》裴松之注:朱灵,“文帝即位,封鄃侯。”(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531页)此后无有封侯者,盖三国魏黄初后改置县也,姑作太和元年。
(2)《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故鄃城在德州平原县西南三十里,本汉鄃县,吕它邑也。”(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册,402页)按唐平原县即今平原县,鄃故城在今平原县西南三十里,以此推考,约在今平原县西南张官店(《山东省地图集》,21—22页)附近。
(3)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鄃县属清河郡(《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52页)
(4)《晋书》卷14《地理志上》:清河国统县六,其一鄃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24页)按《晋书·地理志》所录政区为太康年,故其改为清河郡为清河国,约在太康元年。
(5)《太平寰宇记》卷58《河北道七》:贝州,“晋永嘉乱后,石赵移(清河)郡理平晋城。”(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12册,8页)则后赵时又改为清河郡,于何年改,史无记载,姑定于石勒接位后的次年太和二年。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2《后赵》:清河国(当作郡)领县七,其一鄃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4109页)
(6)《魏书》卷106《地形志上》:安德郡,“太和中置,寻并勃海,中兴中复”,领有平原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465页)而无鄃县,《魏书·地形志》缺载。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0《河北下》:安德郡领县二,安德、平原,云:鄃县,引《隋书·地理志》,“后齐并鄃县入平原,则此县盖废于北齐天保之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966页)据此,北魏中兴元二年复置安德郡,鄃县已改属安德郡,至北齐天保之世,废入平原县。
(7)《隋书》卷30《地理志中》:平原郡平原县,“后齐并鄃县入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45页)《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十一月,“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63页)鄃县之废当在北齐天保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