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鬲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鬲县 (simplified Chinese)
Ge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34 to 55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7.33111 E 116.57720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鬲县(534年——555年)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迁鬲县治临齐城,即今陵县(1)。属安德郡(2)。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3)。
注:
(1)《魏书》卷106《地形志上》:安德郡鬲县,“治临齐城。”(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465页)由此可见,其时县已非旧治,迁治于临齐城。考《水经注》卷5《河水》:屯氏别河南渎,“东北迳安德故城西,又东北迳临齐城南,始东齐未宾,大魏筑城以临之,故城得其名也。”(《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上册,450页)按《水经注》约成书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未言临齐城为鬲县治,然则鬲县迁治临齐城,当在正光以后,《魏书·地形志》是记录东魏武定时政区,可证东魏时鬲县治临齐城,今定于东魏天平元年,《续山东考古录》卷3《济南府下·陵县》谓“后魏鬲县即今县治,《魏书·地形志》鬲县治临齐城”,王汝涛点注:“后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移治临齐城,即今陵县城”(济南市,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24、125页),所言迁治时代有差。
(2)《魏书》卷106《地形志上》:安德郡鬲县,“治临齐城。”(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2465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0《河北下》:安德郡治安德县,“有旧置鬲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965—966页)
(3)《太平寰宇记》卷64《河北道十三》;德州安德县,故鬲城,汉为县,“高齐天保七年,并入安德。”(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13册,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