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行唐縣 (traditional Chinese)
行唐县 (simplified Chinese)
Xingt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705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8.43607 E 114.54361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行唐县(705-1911年)
唐神龙元年(705年)以章武县改名。⑴治所即今河北行唐县驻地行唐镇。属恒州。天宝元年(742年)属恒山郡,天宝十五年(756年)属平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属恒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属镇州。五代后唐初属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属恒州。⑵后汉复属镇州。⑶约北宋天圣前后属真定府。⑷金天会七年(1129年)属真定府。⑸蒙古太祖十一年(丙子,1216年)属恒州,蒙古太宗十一年(己亥,1239年)属保州。⑹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年)属顺天路,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属保定路。⑺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定州。⑻正统十三年十月戊午(1448年11月1日)直属真定府。⑼清雍正元年(1723年)属正定府。⑽清宣统三年(1911年)仍属正定府。⑾
注:
⑴《旧唐书》卷39《地理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册,第1503页。
⑵《五代会要》卷24:“镇州。晋天福七年正月,改为顺国军节度,改常山为恒山郡,应军额馆驿带常山名者,并改为恒山,以安重荣叛命初平故也。至汉天福十二年八月,却并复为成德军。”(中华书局?,19??年,第?页)
⑶《五代会要》卷24:“镇州。晋天福七年正月,改为顺国军节度,改常山为恒山郡,应军额馆驿带常山名者,并改为恒山,以安重荣叛命初平故也。至汉天福十二年八月,却并复为成德军。”(中华书局?,19??年,第?页)
按: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八月改军名,当作同年改州名。
⑷《宋史》卷86《地理二》,中华书局,第7册,第2126页。
⑸《金史》卷25《地理中》,中华书局,第2册,第603页。
⑹《元史》卷40《地理一》:“元初改恒州,立元帅府,割阜平、灵寿、行唐、庆都、唐县以隶之。逮移镇归德,还隶中山府,复为曲阳县。”(北京,中华书局,第4册,第894页)
恒州置废时间参见“恒州”条考证。
又:废恒州后,原恒州所属各县的归属,暂据《元史·地理志》庆都县下所云“太宗十一年来属”,确定归属的路府州。
⑺《元史》卷58《地理一》:“元太宗十(一)[三]年,升顺天路,置总管府。至元十二年,改保定路,设录事司。”(中华书局,第5册,第1354页)
⑻《明史》卷40《地理一》:“洪武二年属定州,正统十三年十月直隶真定府。”(北京,中华书局,第4册,第894页)
⑼《明英宗实录》卷171:“戊午,直隶真定府定州行唐县知县金鼎言本县在府南七十里,在州东北九十里,路陋沙沙,凡有事赴州,夏月河涨,冬天冰冻路阴,转往新乐县绕行往反二百余里,动经数日方得到府。乞将本县径属府辖。从之。”(《明实录》,第17册,3291页)
⑽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52《疆理》;中华书局,第2册,第925页。
⑾《职官录》(清宣统三年冬季)直隶省;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影印本,第6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