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 XML RDF
placename:

博野縣 (traditional Chinese)

博野县 (simplified Chinese)

Boye Xian (Pinyin)

type: xian county
temporal span: from 1294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8.45757 E 115.45908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part of:

保定路 Baoding Lu from 1294 to 1367
祁州 Qi Zhou from 1368 to 1372
保定府 Baoding Fu from 1373 to 1733
保定府 Baoding Fu from 1373 to 1734
保定府 Baoding Fu from 1734 to 1911
保定府 Baoding Fu from 1735 to 1911
no subunits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博野县(1294-1911年)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己未置。⑴属保定路。治所在今河北省博野县驻地博陵镇。⑵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属祁州,⑶洪武六年(1373年)属保定府。清末仍属保定府。⑷

注:
⑴《元史》卷18《成宗纪》:至元三十一年秋七月“已未,复立平阳路之蒲、武乡、保定路之博野,泰安州之新泰等县。”(第2册,第386页)
⑵弘治《保定郡志》卷1《建置沿革》:“元世祖至元二年改元帅府改为顺天府,以唐县隶之。改庆都属真定府,并归信入容城县、博野入蒲阴县。……三十二年,复博野县属保定路。”
又:“博野……元初隶蠡州,属真定路。至元三年以地并入祁州蒲阴县。三十一年复为县,属保定路。洪武元年归附,隶祁州。”
又卷5《府州县治》:“博野县治在城中西北隅,即古博陵县地也。自汉隶中山以后,虽并废不一而县治如故。元至元三年以地并入蒲阴而治始废。国朝复为博野县,洪武二年知县李太因旧制修盖厅堂,规模未广。”(《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第4册)
隆庆《保定府志》卷2《地里图志》:“县治在城中稍西,即古博陵县地。自汉以来虽改属不一,而县治如故。元至元三年并入蒲阴而治始废。三十一年复县。洪武二年,知县李太因旧补葺。永乐二年,知县乔俊增置仪门。”(《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第2册,第470页)
《读史方舆纪要》卷12《直隶三》:“元至元三年,州县俱废。三十一年,复置博野县,属保定路。明洪武初属祁州,六年改今属。”(中华书局,2册,548页)
王恽《论复立博野县事状》:“照得至元三年钦奉圣旨节该州城畸零去处不满千户者,斟酌改并,民户多者从长定夺,更当冲要驿程不须改并。钦此。今体知得自去年新抄户后,随路州县往往有至三四千户者,至今依旧合并管领,极有不便当者,略举顺天路博野县并入蒲阴县分是也。其博野县即目诸色人户二千八百余户,中间百姓事不便当者非一,如科着船户补阙蒲阴县弓兵,故将本处上户商坚等六户取充,及拨降一切差役,往往偏向不均。至于送纳赋税,勾摄、聚集、词讼等事,不惟往复远窵,其沙、溏、磁三河经值秋夏水发,泼漫相接,抵祁州迤东一概流行,阻滞人难。又兼本县蠡州南至安平界首相去七十余里,正当冲要驿程。爰自合并已来,节次失过,盗贼截劫讫官民财物,致伤人命者,无虑十数。就问得本处人户贾佐等,与所察相同。参详博野正县理合依旧复立县事深为安便外,据随路见并州县,如新抄户后数满千户之上者,亦合从长定夺,复立旧治为当。至于随路在先曾合并县分,为中间百姓不便,已有复立去处,如上都缙山、平滦、抚宁,真定赞皇,太原乐平,俱长江三五百户县道。又如无城邑者,又复设立,如河间无棣县于八湖口置司,延州延津县于史迥店置司,顺德广宗止于本镇置司,是也。据此合行举呈。”(《秋涧先生大全集》卷89,《四部丛刊》本)
一说元代在今蠡县驻地蠡吾镇,洪武元年迁今治。
嘉靖《蠡县志》卷1《沿革》:“国朝洪武元年戊申,迁博野县于城西南十八里。”(《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第1册,第331页)
《明史》卷40《地理一》:“博野,府南。旧治在今蠡县界,直隶保定路。洪武元年徙今治,改属祁州。六年五月还属府。”(北京,中华书局,4册,889页)
嘉庆《清一统志》卷12《保定府一》:博野县,“明洪武元年移博野于故蠡吾县界,属祁州,六年改属保定府。”(第6册,第4页)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2卷《建置志》:“元故县,属保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属祁州,移治今博野县博陵镇,六年(1373年)五月来属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61页)
另一类史料没有洪武元年有迁治的明确记载。
第一类史料虽然记载明确,但有一个很重要的疑问之处,就是博野县原为蠡州附郭县,元至元年间重置后,如果没有迁治,博野县仍与蠡州同城,理论上还应是蠡州的附郭县。但实际上博野县隶属于保定路,蠡州隶属于真定路,是属于两个系统。违反了中国传统政区设置的基本原则。
《元史》卷18《成宗纪》:至元三十一年秋七月“已未,复立平阳路之蒲、武乡、保定路之博野,泰安州之新泰等县。”(第2册,第386页)
又卷50《五行一》:至顺二年“五月,曹州禹城、保定博野、东昌封丘等县虫食桑,皆既。”(第4册,第1068页)
又卷58《地理一》保定路下有博野县,至元三十一年立。
以上三条,均说明至元三十一年所立的博野县,属于保定路。
又同书《地理志》真定路蠡州条下言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县入蠡州。此后并未言重置博野县事,是重置的博野县并不属于蠡州,也未见同城而治的记载。
⑶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二《保定府》:“本朝初属祁州,洪武六年改今属。”(三秦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27页。)
《明史》卷40《地理一》:“博野,府南。旧治在今蠡县界,直隶保定路。洪武元年徙
Copyright: 2024 © CHGIS, License: CC BY-NC 4.0

Published by: China Historical GI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Generated by the 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