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繁縣 (traditional Chinese)
繁县 (simplified Chinese)
F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06 to 24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95826 E 104.1139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繁县(前206年—246年)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年)置,属蜀郡。王莽时属导江郡。①治今四川彭县治东四十里今蒙阳场。②东汉建武元年(25年)为公孙述所据,改蜀郡为成都尹。十二年(36年)十一月为刘秀将吴汉所平,复属蜀郡。③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蜀称帝,地入蜀汉,仍属蜀郡。④蜀汉延熙十年(247年)繁县因旧地为胡所居,迁县治于新繁,即今新都西北新凡镇。⑤
注:
①见《汉书》(第6册)卷28上《地理志八上》蜀郡“莽曰导江。”领繁县。(1598页)。按设置年代无考,今姑作始置于高帝元年(前206年)。
②《华阳国志》卷3,见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157页:“繁县,郡北九十里。”注云:“秦汉繁县故城在今新繁县北彭县界上,约当今青白江(场名)稍北之位置。”按新繁县1965年撤销,并入新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598页),为今新都县西北新凡镇。《三国志·蜀志》卷33《后主传》(第四册,898页):“(延熙)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清一统志》141册卷385《成都府二·古迹》:“繁县故城,在新繁县东北。汉置。……《元统志》:汉故繁城,在九陇县东四十里。”《读史方舆纪要》卷67新繁县:“繁城,县东北三十里,汉县治此。”(第三册,2868页)按清新繁县治在今新都县西北新凡镇。见《四川省地图集》46幅(四川省测绘局出版,1981年)新繁县即今新都县西北新凡镇,其东北三十里,今已入彭县境。元九陇县治即今彭县治,其东四十里,地当新凡镇东北三十里。故此说可信。光绪《彭县志》卷2《古迹志》:“繁县故城在今治西北隅及城外义冢地,后周之九陇,唐之彭州皆治此。”不可从。新修《彭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章建置沿革:“《大元一统志》关于繁县故城在九陇故县(按即今彭县治)东四十里的记载,繁县治所当在今蒙阳场一带。光绪《彭县志》说:繁县故城在今治西北隅。不确。”按《太平寰宇记》卷73彭州九陇县:“州所理,汉繁县地。宋置晋寿郡,古城在县西北三里。”宋之九陇县即今彭县治,其西北之古城为南朝宋之晋寿郡城九陇县,后周改名九陇。非汉繁县城也。原《中国历史地图集》及考证误。
③《后汉书》卷13(第2册)《公孙述传》:“建武元年四月,自立为天子,号成家。色尚白。建元曰龙兴元年。……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于是尽有益州之地。”(535-536页)建武十二年十一月为刘秀将吴汉所平。(543页)。《后汉书》(第12册)卷23《郡国志五》(3509页)。
④见《三国志》第4册卷32《蜀志先主传》(890页)。并见清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2918页)、洪亮吉撰、谢锺英补注《三国疆域志补注》卷9(二十五史补编本,第三册,3095页)。
⑤《太平寰宇记》卷72益州新繁县:“西北六十里。本汉繁县。《蜀志》刘禅延熙十年凉州胡率众降,禅居之繁县,以繁县移户于此,俗间谓之新繁。至是县名因俗而改。”《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成都府新繁县:“刘禅时加新字。”(第五册,1665页)《读史方舆纪要》卷67新繁县繁城:“《蜀志》:延熙十年,凉州胡章卞降,姜维徙居之于繁,而迁繁民居新县,故曰新繁。晋永宁二年李特攻成都,罗尚遣督护张龟军繁城,为特所败。唐文德初,王建攻彭州,西川帅陈敬瑄遣兵壁新繁以救之。明年建大破敬瑄将山行章于新繁,即今县也。”(第3册,2868页)是蜀汉延熙十年(247年)繁县因旧地为胡所居,迁县治于新繁,即今新都西北新凡镇。是自晋后至清无迁徙。按:《太平寰宇记》谓“俗间谓之新繁”,盖民间之俗称,非正式改名。《晋书地理志》、《华阳国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均作繁县。《旧唐志》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