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雍丘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雍丘县 (simplified Chinese)
Yongqi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42 to 93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4.55351 E 114.77448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雍丘县(前242--936年)
约秦始皇五年(前242年)置,属东郡(1),二十二年(前225年)属砀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属梁国(2),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属济川国(3),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属济川郡(4),元狩元年(前122年)属陈留郡(5)。永光三年(前41年)属济阳国,建昭五年(前34年)仍属陈留郡(6)。新莽天凤元年(14年)属陈定郡,更始元年(22年)复属陈留郡(7),东汉同(8)。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属陈留国,五年复属陈留郡,太和六年(232年)又属陈留国,西晋同(9)。约十六国后赵建武元年(335年)属建昌郡,太宁元年(349年)复属陈留郡(10);东晋、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并同(11)。北魏孝昌四年(528年)为阳夏郡治(12),东魏、北齐同(13)。隋开皇三年(583年)属汴州,十六年(596年)为杞州治,大业三年(607年)属梁郡(14)。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杞州治,贞观元年(627年)属汴州,天宝元年(742年)属陈留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汴州(15)。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开封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属汴州(16),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改为杞县(17)。即今河南杞县(18)。
注:
(1)《史记》卷6《秦始王本纪》:五年,定酸枣、雍丘等,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册,224页)《水经注疏》卷24《睢水》:睢水又东迳雍丘县故城北,县旧杞国也,秦以为县。秦始王因筑其表为大城,而以县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册,2004-5页)
(2)《水经注疏》卷24《睢水》:睢水又东迳睢阳县故城南,“秦始王二十二年以为砀郡。”(中册,2007-8页)《汉书》卷28《地理志下》:梁国“故秦砀郡,高帝五年为梁国。”(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636页)《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6册,2083页)《汉书》卷8《高帝纪》:“西过高阳。”裴骃集解引瓒曰:“《陈留传》曰在雍丘西南。”(2册,358页)谭其骧《秦郡界址考》:陈留,梁之分郡。高阳,亭名,《续志》属圉县。自大梁以东,当属砀郡,汉属陈留。(北京,人民出版社,《长水集》,上册,14页)《清嘉庆一统志》卷187《开封府二·古迹》:“《寰宇记》高阳城在雍丘县西二十九里”(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69册,9页)按:雍丘即今杞县,今杞县西南二十二里有高阳镇。雍丘在高阳以东,自应属砀郡,汉属梁国。
(3)《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卒“乃分梁为五国。(6册,208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上册,690--1页)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4:“予尝读《水经注》引应劭说: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乃知陈留郡即济川,故地志称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不言故属梁国者,史之阙也。济川国除,在武帝建元三年,其时当为济川郡,至元狩初,移至陈留,乃改为陈留郡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上册,65页)
(4)《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孝景中元五年分为济川国,六年,王明元年;孝武建元三年济川王废,四年为郡。(3册,850、854页)卷58《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子明,孝景中六年为济川王,七岁废为庶人,地入于汉为郡。(6册,2086、2088页)按:孝景中六年后七岁为武帝建元四年。
(5)《汉书》卷28《地理志上》:“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6册,1558页)
(6)《汉书》卷14《诸侯王表》:定陶共王康,元帝子,永光三年三月立为济阳王,八年徙山阳。(2册,423页)按:济阳即原济川。
(7)《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天凤元年,“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以封丘以东付治亭;治亭,故东郡。以陈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荥阳。陈留已无复有郡矣。”(12册,4137~8页)谭其骧《新莽职方考》:陈留郡引《莽传》云“案事在天凤之后,兹编以天凤为断,故仍立此郡。(《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62页)按:《王莽传》此事列在天凤元年,据文意又似在元年后,惟具体不知何时,今统作此年改;王莽亡后复旧。
(8)《后汉书志》21《郡国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47页。
(9)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2。又雍丘,黄初四年鄄城王植徙封此,太和元年植徙封浚仪,二年还封此,三年徙封东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54-5页)《三国志》卷4《魏志·三少帝记》:陈留王,封常道乡公,咸熙二年“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裴松之注引《魏世谱》曰,封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