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陳留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陈留县 (simplified Chinese)
Chenliu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88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4.67319 E 114.52453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陈留县(688--1911年)
隋开皇六年(688年)复置,属汴州,武德四年(621年)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年)又属汴州(1),天宝元年(742年)属陈留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汴州(2)。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开封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属汴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属开封府,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属汴州,同年又属开封府,后周同(3)。北宋仍属开封府(4),金同(5)。蒙古太宗五年(1233年)入元,仍属开封府,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属汴梁路(6),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开封府(7)。清同至1911年不变。治今河南开封县(黄龙寺)东南陈留镇(8)。
注:
(1)《隋书》卷30《地理志中》:梁郡“开皇十六年置宋州。”陈留“后魏废,开皇六年复。”(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36页)《元和郡县志》卷7《河南道三》:汴州陈留县“隋开皇三年分浚仪县置陈留县,属汴州。武德四年属杞州,今汴州雍丘县是也。贞观元年废杞州,属汴州。”校勘记“《考证》:《隋志》‘三’作‘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177、191页)《太平寰宇记》卷1《河南道一》:开封府陈留县“后魏复置,隋废。唐武德四年复置,隶杞州,贞观元年州废,移隶汴州,其后因之。”(清光绪八年,金陵书局本)
(2)《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433页。《新唐书》卷38《地理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册,989页。
(3)《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开平元年、卷272后唐同光元年、卷281后晋天福三年,卷286、卷287后汉天福十二年,卷288后汉乾祐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8册,8674;19册,8906、9191;20册,9330、9366、9387页。
(4)《宋史》卷87《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07页。
(5)《金史》卷24《地理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册,589页。
(6)《元史》卷62《地理志》: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石晋开封府,宋为东京,金改南京,金亡归附,开封、祥符倚郭,至元二十五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册,1401页)卷2《太宗纪》:五年“蒙古入南京。”(1册,32页)按:《元志》未记开封府,也未载元取南京路后有无开封府,卷6《世祖纪》:至元二年“诸路州府,若自古名都,户数繁庶,且当冲要者,不须改并。”(1册,107页)卷168《陈祐传》:至元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13册,3941页)据上,至迟在至元十三年仍有开封府,唐以后京(都)下行政机构为府,则撤销开封府当在改南京路为汴梁路时,即至元二十五年。
(7)《明史》卷42《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978页。
(8)《清嘉庆一统志》卷187《开封府二·古迹》陈留故城:“今陈留县治。”(商务印书馆,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69册,2页)1957年并陈留入开封县,即今开封县(黄龙寺)东南陈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