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鐔津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镡津县 (simplified Chinese)
Xinji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34 to 972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3.37851 E 110.91352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镡津县(634-972年)
唐贞观八年(634年),以永平县名,为滕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感义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滕州治(1)。治所在今广西藤县容江东岸(2)。宋开宝六年(973年),迁治于今藤县(3)。
注:
(1)《唐书》卷43上·地理7上·藤州感义郡:“本永平郡,天宝元年更名。县四:镡津,初州治永平,无镡津,又有隋安,贺川,宁人等县,皆贞观后省并更置。”昭州平乐郡:“本乐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平乐置,贞观八年更名。县三:平乐,武德四年析置沙亭县,贞观七年省;恭城,萧铣置;永平,本隶滕州,后来属。”(中华书局,1975年,5册,1104、1108页)。
《太平寰宇记》卷163·岭南道7·昭州平乐县:“废永平县,在州东九十里。隋县,旧属滕州,唐属昭州。皇朝开宝五年并入平乐县。”(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9册)。据此,作永平县初为滕州治,贞观八年改乐州为昭州时,永平县迁治昭州东七十里,改属昭州,于永平旧址改置镡津县,仍为滕州治。
(2)《太平寰宇记》卷158·岭南道2·藤州:“隋永平郡。唐武德四年置滕州,领永平、猛凌、安基、武林、隋建、阳安、普宁、戎城、宁人、淳人、大宾、贺川十二县,贞观七年,以武林属龚州,普宁属容州,八年以猛陵属梧州,十二年以隋建属龚州。天宝元年改为感义郡,乾元元年复为滕州。皇朝开宝六年,移州于大江西岸为理。元领县四,今一:镡津,三废县:宁风、感义、义昌,以上并入镡津。”“镡津县:汉猛陵县(地),属苍梧郡。晋置永平郡。隋置滕州及镡津县。”(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9册)。
《读史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滕县:“镡津废县,在治东北,晋置夫宁县,隋曰永平,唐曰镡津。元志,滕州治镡津,旧在大江东岸,宋徙治于西岸,是也。明初县废。城邑考:旧城在大江之南,绣江之西,元至顺三年,因旧址修筑”,
《广西通志稿》郡县沿革表云,唐镡津即今藤县东隔江之胜概坊(胜概坊诸图不见。查《广西通志》,也无言及迁徙。唐治当在今治极近之地。
按:今藤县正处大江之南,绣江之西。依此,是晋夫宁县、唐镡津县皆治今藤县绣江东岸,宋开宝六年镡津移于今治,至元末不变。绣江又名容江。
(3)见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