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陽朔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阳朔县 (simplified Chinese)
Yangshuo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90 to 824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4.95575 E 110.57832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阳朔县(590-824年)
隋开皇十年(590年)分置,属桂州,大业三年(607年)属始安郡(1)。治所即今广西阳朔县东北胡家园(2)。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属桂州,天宝元年(742年),属始安郡,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属建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桂州(3)。宝历元年(825年)迁今治(4)。
注:
(1)《隋书》卷31地理下:“始安郡,梁置桂州,平陈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废府。统县十五:始安,旧置始安、梁化二郡。平陈郡并废。大业初废兴安县入焉;平乐;荔浦;建陵;阳朔;象;隋化;义熙,旧曰齐熙,置齐熙、黄水二郡及东宁州。平陈郡并废,十八年改州曰融州,县曰义熙。大业初州废,并废临[牜羊]、黄水二县入焉;龙城,梁置;马平,开皇十二年置象州,大业初州废;桂林,大业初并西宁县入;阳寿,有马平、桂林、象、韶阳等四郡,平陈并废。又有淮阳县,开皇十八年改曰阳宁,大业初省入焉;富川,旧置临贺、乐梁二郡,平陈并废,置贺州,大业初州废,又置(省)临贺、绥越、荡山三县入焉;龙平,梁置静州,梁寿、静慰二郡,平陈并废,又置归化县,大业初州废,又废归化、安乐、博劳三县入焉;豪静,梁置开江、武城二郡,陈置逍遥郡。平陈郡并废。又有猛陵、开江二县,大业初并废入焉。”(中华书局,1973年,3册,883页)。
《元和郡县图志》卷37岭南道4·桂州:“汉元鼎六年置零陵郡,今州即陵陵郡之始安县也,吴归命侯甘露元年,于此置始安郡,属荆州。晋属广州。梁天监六年,立桂州于苍梧、郁林之境,因桂江以为名,大同六年移于今理。隋开皇十年置总管府,大业三年罢州为郡。武德四年复为桂州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始安郡,至德元年改为建陵郡。”“阳朔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汉始安县地,隋开皇十年分置阳朔县,取阳朔山为名也。皇朝因之。离水在县西二十里。”(中华书局,1983年,下册,917页)。
(2)《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嘉庆《广西通志》卷二百三十胜迹一引郝志,谓阳朔故城在县西十五里。《图书集成》桂林府,古迹考所云同。此说与《元和志》卷三十七桂州阳朔县所载不合。《元和志》载曰:“漓水,在县西二十里”。复查《寰宇记》卷一百六十七桂林阳朔县下也云:阳朔县“在漓水东二十里,永乐水西”。按《清统志》桂林府山川有熙平水,谓在阳朔县东北三十里,一名兴平水,即《寰宇记》之永乐水。今查《广西舆地全图·阳朔县图》,县东北有熙平水,兴平水,在漓水东二十里,兴平水西又有“官厅”。疑此“官厅”即是隋至唐前期之阳朔县治。《广西通志》卷一百二十九建置四云:阳朔县“知县署,在都利山下,唐宝历元年,摄县李湜修建”。都利山,据《清统志》桂林府山川谓在阳朔县(今县)西北隅。如此,则阳朔县在宝历时已迁今治。”
今按:据《水经注》,熙平水即今流经胡家园至兴平镇的河道,流经官厅之水,《水经注》为之汉水。故官厅非唐阳朔县,唐阳朔县当在今阳朔县东北胡家园。唐宝历元年迁今治。
《嘉庆一统志》卷461·桂林府·古迹:“阳朔故城,今县西十五里。…《寰宇记》,在离水东二十里,永乐水西。按,今县在离水西,疑自南宋后始徙治也。”(《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72册)。根据《纪要》卷107桂林府阳朔县下所称,今阳朔县西十五里非为阳朔故治,而仍是唐武德四年至贞观元年之归义废县理所。
(3)《旧唐书》卷41·地理4·桂州:“隋始安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桂州总管府。…天宝元年,改为始安郡,依旧都督府。至德二年九月,改为建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桂州。…旧领县十:…阳朔,隋县,贞观元年废归义县并入。”(中华书局,1975年,5册,1726页)。
(4)见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