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靈川縣 (traditional Chinese)
灵川县 (simplified Chinese)
Lingchua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662 to 191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5.46320 E 110.38369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灵川县(662-1911年)
唐龙朔二年(662年)分始安县置,属桂州,天宝元年(742年)属始安郡,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属建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桂州(1)。治所即今广西灵川县东北三街镇(2)。宋绍兴三年(1133年)属静江府(3)。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静江路(4)。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静江府,五年(1372年)六月属桂林府,清因之(5)。1913年,废府留县(6)。
注:
(1)《元和郡县志》卷37·岭南道4·桂州灵川县:“西南至州六十里。龙朔二年分始安县置。”(中华书局,1983年,下册,918页)。
《唐书》卷43上·地理7上·桂州始安郡:“灵川,龙朔二年析始安置。”(中华书局,1975年,5册,1106页)。
《旧唐书》卷41·地理4·桂州:“隋始安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桂州总管府。…天宝元年,改为始安郡,依旧都督府。至德二年九月,改为建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桂州。…旧领县十,:…灵川,武德四年分始安置。”(中华书局,1975年,5册,1776页)。
(2)《嘉庆一统志》卷461·桂林府·古迹·灵川故城:“在今灵川县东南五里。…旧志,唐故县,在今县西南吕山之东,后又迁象峰下,宋绍定四年县令郑延年始移今所。”(《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72册)。
嘉庆《广西通志》卷126建置一,有曰:灵川县,“县治旧在吕仙山东,后迁大象山西,宋绍定四年,县尹郑延年迁今所”。按据《清统志》桂林府山川记载,吕仙山在灵川县西四里,大象山在灵川县西南二里。由此可见,灵川故治尽在清县左右,《清统志》谓在今县东南五里,盖误矣。今作历代县治皆作同清治处理。清灵山县治即今灵山县东北三街镇。
(3)《宋史》卷90·地理六·静江府:本桂州。绍兴三年升为府。管县十一:“临桂,嘉右六年废慕化县入焉。兴安,唐全义县,晋置溥州,乾德元年州废,太平兴国初改今名。灵川。荔浦。永福。修仁,熙宁四年废修仁县为镇入荔浦,元丰元年复。义宁,本义宁镇,马氏奏置,开宝五年废入广州新会,六年复置。理定。古。永宁,唐永丰县。熙宁四年,废为镇入荔浦。元祐元年复,南渡后无永宁县。”(中华书局,1977年,7册,2240页)。
(4)《元史》卷63·地理6·静江府:“元至元…十五为静江路总管府…。领司一、县十:录事司。临桂,倚郭。兴安。灵川。理定。义宁。修仁。荔浦。阳朔。永福。古县。”(中华书局,1976年,5册,1532页)。
(5)《明史》卷45·地理6·桂林府:“元静江路。洪武元年为府,洪武五年六月改为桂林府。领州二,县七:临桂,倚。兴安。灵川。全州,元全州路,属湖广道,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省州治清湘县入焉,属湖广永州府,二十七年八月来属。领县一:灌阳。永宁州,元古县,洪武十四年改为古田县,隆庆五年三月升为永宁州,县旧治在今州南三十里,洪武初移于今州南八里,成化十八年又移今治。领县二:永福,旧属府,隆庆五年三月改属州,西南有理定县,元属静江旧路,正统五年九月省。义宁,旧属府,隆庆五年三月改属州。”(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50页)。
《嘉庆一统志》卷461·桂林府·建置沿革·兴安县:“元属静江路,明属桂林府。本朝因之。”(《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72册)。
(6)《中华民国行政区划简表》12·广西省:临桂县,“旧桂林府附郭首县,民国二年六月,裁府留县。”有灵川县。(内政部编,商务印书馆,1947年,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