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旌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旌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Jing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08 to 440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59542 E 111.69593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旌阳县(208年——440年)(钱林书编写)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置。属吴南郡。(1)治所疑在今湖北枝江县西北界。(2)二十四年(219年)改属魏襄阳郡。三国同。(3)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又改属南郡,东晋不改。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年)废入枝江县。(4)
注:
(1)《宋书》卷37《州郡志三·荆州》南郡太守:“旌阳,……二汉无旌阳,见《晋太康地志》,疑是吴所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18页)清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3《魏荆州部七》之《考证》襄阳郡临沮、旍(即旌)阳下曰:“系建安十三年(208年),南郡初入吴时所分置。”(《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85页)按:故作建安十三年(208年)置旌阳县,属南郡。
(2)清《嘉庆一统志》卷344《荆州府一·古迹》旌阳废县:“在枝江县北。”(《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7册,22页)据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荆州府枝江县治,在湖北省宜都东南枝城(枝江镇)。(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年,238页)按:枝江镇,今属枝城市,(《湖北省地图集》,湖北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1965年,72——73页)当在今枝江镇以北,确地未详。当作今枝江县西北。而杨守敬《三国疆域图》作在三国枝江县(今县东北)北。(清光绪丁未,鄂城,50页)与之有异。
(3)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3《魏荆州部七》襄阳郡在建安末年(二十四年)领有旍(即旌)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880页)又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谓:“建安二十四年后,临沮、旍阳二县别属襄阳,南郡至少尚领六县之地。”(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205页)按:故作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县属魏襄阳郡。而《湖北通志》(一)卷五《舆地志五·沿革》枝江县下按:“《魏志·明帝纪》景初元年,分襄阳之临沮、宜城、旍阳、邔四县置襄阳南郡都尉。旍同旌,故或谓即一县,而以为魏置。然魏襄阳郡分编县以北置,此旌阳城在今县北,则在编之南,非一地明甚。魏之旍阳,盖与吴对立,犹之建始、巫等县也。“(台湾,华文书局,民国十年重刊本,158页)按:旌阳县治应在故编县西南,与之相邻的临沮县也在编县西南,临沮县属襄阳,旌阳县当然也可属襄阳,只是郡界有弯曲耳。谓“魏之旍阳,盖与吴对立”,尚缺根据,不从。
(4)《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南郡领有旌阳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3、455页)《宋书》卷37《州郡志三·荆州》南郡太守:秦立。“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曰新郡,寻复故。……旌阳,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省并枝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17、1118页)按:当作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改属南郡,宋元嘉十八年(441年)废入枝江县。又晋太康元年南郡曾改曰新郡,因为时短,不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