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枝江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枝江县 (simplified Chinese)
Zhiji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1086 to 123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37009 E 111.69465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枝江县(1086年——1236年)(钱林书编写)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分松滋县复置。属江陵府。(1)治所在今湖北枝江县百里洲西部、松滋县老城镇北。(2)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改属荆南府,四年复属江陵府。(3)嘉熙元年(1237年)徙今湖北松滋县北斯洋洲。(4)
注:
(1)《宋史》卷88《地理志四·荆湖北路》江陵府枝江县:“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松滋。元祐元年(1086年)复。”(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93页)
(2)《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江汜枝分,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盛弘之曰:县旧治沮中,后移出百里洲。”会贞按:“《通鉴》晋元兴三年《注》,沿沮水上下为沮中。”又曰:“《沮水经》,沮水东南过枝江县东南,入于江。此县旧治沮中之证。其迁出百里洲,古地志皆不言在何时。《枝江县志》,东晋时,避苻坚之难,移治百里洲。《舆地纪胜》,百里洲在枝江县。《图经》云,其上宽广。在今县东。接江陵县界。明嘉靖中,为江水冲断,分为上百里洲、下百里洲。”(《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854、2855页)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上》枝江县:“《元和郡县志》云:本汉旧县,在八里洲,其西首曰岑头,县居其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195页)清查子庚修《枝江县志》(一)卷2《地理志中》百里洲故城:“王《志》曰:晋避苻坚之锐,荆州刺史命向戌移沮上旧城于此,今遗垒犹存。”(《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据清同治五年刊本影印,1975年,350册,27、28页)按:姑作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迁治百里洲旧城。清《湖北舆地图·枝江县舆图》在县东北百里洲西部有旧城(今松滋县老城镇北)。据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荆州府枝江县治,即今湖北省宜都东南枝城(枝江镇)。(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年,238页)当东晋时县治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百里洲西部、松滋县老城镇北。《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五》荆州枝江县:唐上元二年废枝江入长宁。“至大历六年复废长宁,却立枝江于旧地,即今邑也。”(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6册,12页)则唐、北宋时所治也当在此。
(3)《宋史》卷88《地理志四·荆湖北路》江陵府:建炎四年(1130年)置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绍兴五年罢。淳熙元年,还为荆南府。未几,复为江陵府制置使。……领有枝江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93页)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唐平萧铣为荆州,置大都督府,改江陵郡复为荆州,置荆南节度使。置南都以荆州为江陵府。国朝以高继冲为江陵尹,己而继冲纳土归于版图。中兴以来,“改江陵府为荆南府。(注:在淳熙元年。未几,因周必大奏:荆南要是节镇,江陵自是府号,失于厘正。有旨依旧,以江陵府为名。)未几,复旧为江陵府(注:见上。又《容斋随笔》云:荆州额曰荆南,府曰江陵。而守臣则曰知荆南,通判则曰通判荆南。自余掾幕官则曰江陵府。至淳熙四年,始尽以江陵为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189、2190、2191页)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6《荆州府》建置沿革:唐“上元初,又改江陵府,号南都。宋置荆湖北路。淳熙初改曰荆南府,寻复为江陵府。”(《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上册,489页)当本江陵府,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改为荆南府,四年复为江陵府。枝江县属之。按:《宋志》“建炎四年(1130年)置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绍兴五年罢。”似为荆州额名。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8《湖广四》荆州府:“宋亦曰江陵府。建炎四年,改荆南府。淳熙中,复曰江陵府。”(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30页)与之不同。
(4)《宋史》卷88《地理志四·荆湖北路》江陵府枝江县:“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松滋。元祐元年(1086年)复。……嘉熙元年(1237年)徙澌、涅州。”(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93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8《湖广四·荆州府》枝江县:“嘉熙初,县徙治澌洋洲。”(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51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4《荆州府一·古迹》枝江故城:“嘉熙元年(1237年)徙澌湟洲。”又《山川》澌湟洲下曰:“在枝江县东南八十里,旧为澌、湟二洲,后并为一。”(《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7册22、17页)按:澌洋洲即澌湟洲,清《湖北舆地图·枝江县舆图》在县东有澌洋洲。据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荆州府枝江县治,即今湖北省宜都东南枝城(枝江镇)。(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年,238页)据其地,当即今湖北松滋县北斯洋洲。(《湖北省地图集》,湖北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武汉,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