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永陽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永阳县 (simplified Chinese)
Yongya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536 to 597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1.61832 E 113.81899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永阳县(536年——597年)(钱林书编写)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迁置。为平靖郡治。(1)治所即今湖北广水市。(2)西魏恭帝二年(555年)为永阳郡治。北周不改。(3)隋开皇三年(583年)为应州治,十八年(598年)改为应山县。(4)
注:
(1)《隋书》卷31《地理志下·扬州》安陆郡应山县:“梁置,曰永阳,仍置应州,又有平靖郡。”(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3页)《太平寰宇记》卷132《淮南道十·安州》应山县:“本汉随县地,属南阳郡。梁大同二年(536年),分随县置永阳县,兼立应州于此。寻废,以其县属平靖郡。”(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4册,6页)据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卷9《安陆郡》应山县“梁置曰永阳”下按曰:“宋、齐《志》之永阳,在应山北,此盖梁所徙置。”(《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912页)当从之。又清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司州》平靖郡治永阳。(《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10页)。按:姑作梁大同二年(536年)迁置,为平靖郡治。
(2)《读史方舆纪要》卷77《湖广三·德安府》随州应山县:“汉为随县地,梁置永阳县及应州,隋大业初,废州改为应山县,属安陆郡。唐武德四年,复置应州,七年废州,县属安州。宋初因之,嘉定中改属隋州。元因之。洪武九年,省入随县。十三年复置,属随州。”(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305页)历代未见迁治。据牛汉平《明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广省总表》,德安府应山县治,即今湖北省广水市。(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133页)按:梁应山县治即永阳县治,则永阳县治即今湖北省广水市。而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5《山南下·应州》谓永阳郡永阳县治在今湖北应山县西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461页)与之不同。
(3)《周书》卷27《常善传》:“魏恭帝二年(555年),(善)进爵永阳郡公,增邑二千户。”(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册,446页)又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5《山南下·应州》:永阳郡西魏置,治永阳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461页)按:何时置永阳郡未详,姑作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永阳县为永阳郡治。北周同。
(4)《隋书》卷31《地理志下·扬州》安陆郡应山县:“梁置,曰永阳,仍置应州,……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3页)《太平寰宇记》卷132《淮南道十·安州》应山县:“本汉随县地,属南阳郡。梁大同二年(536年),分随县置永阳县,兼立应州于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永阳县为应山县,北近应山以为名。”(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4册,6页)按:据《隋书》卷29《地理志上》:“高祖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为州。(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07页)按:永阳县本永阳郡治,当作隋开皇三年(583年)为应州治,十八年(598年)改为应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