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景陵縣 (traditional Chinese)
景陵县 (simplified Chinese)
Jingli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936 to 1235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65625 E 113.16412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景陵县(936年——1235年)(钱林书编写)
五代晋天福元年(936)改竟陵县置。(1)治所即今湖北省天门市。(2)为复州治。(3)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属安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为复州治。(4)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徙治沔阳镇。(5)
注:
(1)《新五代史》卷60《职方考三》:“复州竟陵,晋改曰景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744页)《太平寰宇记》卷144《山南东道三·复州》景陵县:竟陵县,“晋天福初改为景陵县。”(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6册,10页)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76《荆湖北路·复州》:天福元年(936)避晋讳,改竟陵为景陵郡。又引《梦野亭记》曰:“旧经以为石晋改景陵,寻复故。”(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507页)按:天福元年改为景陵郡,当此年竟陵县也改为景陵县,并为竟陵郡治。
(2)明《万历承天府志》卷3《沿革》景陵县:五代晋天福元年(936)改竟陵县曰景陵县。南宋端平三年县并州徙沔阳镇,后兵乱徙治不常,元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县还旧治。国初因之。(《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72页)则五代景陵县治即明景陵县治。据牛汉平《明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广省总表》承天府景陵县即今湖北省天门市。(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131页)。则五代晋景陵县即今湖北省天门市。
(3)《旧五代史》卷150《郡县志》山南道有复州。(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6册,2019页)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27《荆湖北路上》复州沔阳县曰:“正(贞)观七年,州徙治此。五代时又徙治景陵。皇朝熙宁七年省入监利后复置,来属。”(《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3107册,278页)按:当五代时仍有其县,为复州治。而《舆地广记》卷27《荆湖北路上》复州:“天宝元年,又曰竟陵郡。石晋天福初,改曰景陵郡。皇朝因之,熙宁六年,州废。”(277页)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76《荆湖北路·复州》:天福元年(936)改为景陵郡。又引《梦野亭记》曰:“旧经以为石晋改景陵,寻复故。”(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册,2507页)按:天福元年改为景陵郡,寻复故,当复为复州治,故熙宁六年,州废。因景陵郡存在时间短,不与表示。
(4)《宋史》卷88《地理志四·荆湖北路》复州治景陵县下曰:“晋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州,以景陵属安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7册,2194页)
(5)明《嘉靖沔阳志》卷1《郡纪》: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复州、景陵并徙治沔阳镇。以玉沙为附郭。”(1962年,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景印,9页)明《万历承天府志》卷3《沿革》景陵县:五代晋天福元年改竟陵县曰景陵县。南宋端平三年并州徙沔阳镇。(《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72页)又清《嘉庆一统志》卷342《安陆府·建置沿革》天门县:景陵县,“宋熙宁六年州废,县属安州。元祐初仍置复州……端平三年,移州治沔阳,仍以县属焉。”(《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6册,3页)按:当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复州及景陵县徙治沔阳镇,复州治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