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竟陵縣 (traditional Chinese)
竟陵县 (simplified Chinese)
Jingli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08 to 31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48291 E 112.84528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竟陵县(208年——316年)(钱林书编写)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废竟陵侯国置。属吴江夏郡。(1)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东荆河西岸、汉江南。(2)西晋元康九年(299年)改属竟陵郡。(3)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徙治今潜江市西南。(4)
注:
(1)《后汉书志》第22《郡国四·荆州》:江夏郡领有竟陵侯国。(《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82页)《三国志》卷55《吴书·程普传》:“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册,1283、1284页)清吴增仅、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8《吴荆州部二·江夏郡》:“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破黄祖遂有江夏南境,与魏对置,郡治沙羡。”领有竟陵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册,2949、2950页)姑作此年废竟陵侯国为县,属吴江夏郡。
(2)《水经·沔水注》:女观“湖水又东入于杨水。杨水又北迳竟陵县西,又北纳巾、吐柘,柘水即下杨水也。巾水出县东一百九十里,西迳巾城。城下置巾水戍,晋元熙二年,竟陵郡巾戍山得铜钟七口,言之上府。巾水又西迳竟陵县北,西注杨水,谓之巾口。水西有古竟陵大城,……昔白起拔郢,东至竟陵,即此也。秦以为县。……杨水又北注于沔谓之杨口。”(《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410——2412页)据此,郦时竟陵县治当在杨水东岸巾口之南,秦竟陵县当在杨水南岸,约与巾口相对,巾水系是东西流入杨。杨守敬《水经注图》置竟陵于杨水南岸,竟陵大城于汉水西、杨水北、巾水之西,巾水作自北而南流入杨,皆误。而置杨口于今潜江市西北东荆河口,大致相当。故郦时竟陵县治当在今潜江市西南不远,而纳巾、吐柘处,正当在今潜江市附近,巾水当即今之通顺河或洛江河。竟陵大城即秦、汉竟陵县,则在东荆河西岸、汉水西南岸。又《史记》卷73《白起列传》: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唐张守节《正义》:“故城在郢州长寿县南百五十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7册,2331、2332页)唐长寿县治即今钟祥县治。其南百五十里,正当在今潜江市西境,与《水经·沔水注》所载合。当秦、汉竟陵县,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东荆河西岸、汉江南。而明《[万历]承天府志》卷19《古迹》沔阳州景陵县古竟陵城:“在县(今天门市)西北二十里巾港河西。”(《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362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2《安陆府·古迹》竟陵故城:谓“在天门县西北。”(《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6册,14页)与之不同。
(3)《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江夏郡领有竟陵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4、455页)《宋书》卷37《州郡志三·郢州》竟陵太守:“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年),分江夏西界立。”领有竟陵侯相。(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25页)按:当作元康九年(299年)竟陵县改属竟陵郡。
(4)《水经·沔水注》:女观“湖水又东入于杨水。杨水又北迳竟陵县西,又北纳巾、吐柘,柘水即下杨水也。巾水出县东一百九十里,西迳巾城。城下置巾水戍,晋元熙二年,竟陵郡巾戍山得铜钟七口,言之上府。巾水又西迳竟陵县北,西注杨水,谓之巾口。水西有古竟陵大城,……昔白起拔郢,东至竟陵,即此也。秦以为县。……杨水又北注于沔谓之杨口。”(《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410——2412页)据此,郦时竟陵县治当在杨水东岸巾口之南,秦竟陵县当在杨水南岸,约与巾口相对,巾水系是东西流入杨。杨守敬《水经注图》置竟陵于杨水南岸,竟陵大城于汉水西、杨水北、巾水之西,巾水作自北而南流入杨,皆误。而置杨口于今潜江市西北东荆河口,大致相当。故郦时竟陵县治当在今潜江市西南不远,而纳巾、吐柘处,正当在今潜江市附近,巾水当即今之通顺河或洛江河。按:汉晋两朝之竟陵县废于梁末,北周再置,至五代改曰景陵,清又改天门。竟陵之秦汉故治何时迁于杨水东岸,已不可考,姑作东晋建武元年(316年)迁县治于潜江市西南,因此时江汉郡县多迁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