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霄城縣 (traditional Chinese)
霄城县 (simplified Chinese)
Xiaocheng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420 to 556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83435 E 113.29974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霄城县(420年——556年)(钱林书编写)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宵城县置。属竟陵郡。(1)治所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皂市镇西南。(2)齐建元元年(479年)为建安左郡治。后属竟陵郡。(3)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年)为竟陵郡治。(4)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改为竟陵县。(5)
注:
(1)《宋书》卷74《鲁爽传》:“鲁爽小名女生,扶风郿人也。祖宗之字彦仁,晋孝武太元末,自乡里出襄阳,历官至南郡太守。义熙元年起义,袭伪雍州刺史桓蔚,进向江陵。以功为辅国将军、雍州刺史,封宵城县侯,食邑千五百户。”而卷46《赵伦之传》:赵伦之字幼成,孝穆皇后之弟。“及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霄城县侯,安北将军,镇襄阳”。又卷37《州郡志三·郢州》竟陵太守领有霄城侯相。(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册,1922;5册,1389页;4册,1125、1161页)按:宋武帝受命,在永初元年。当作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由宵城县改名为霄城县。
(2)明《万历承天府志》卷19《古迹》沔阳州》景陵县笑城:“在县东六十里。……今邑人多呼为宵城。本汉晋宵城县治”。(《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362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2《安陆府·古迹》宵城故城:“在今天门县东。”(《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6册,14页)清《湖北舆地图》之《天门县舆图北》天门县东北有宵城畈。据牛汉平《明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广省总表》承天府景陵县即今湖北天门市。(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131页)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安陆府天门县,即今湖北省天门县(市)。宵城畈,相当在今天门市东北五十多里处,即皂市镇西南李场南。(《湖北省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65年,61页)按:宵城县即霄城县。当霄城县治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皂市镇西南。
(3)《南齐书》卷27《刘怀珍传》:“建元元年,转(怀珍)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改霄城侯,[增]邑二百户。”又卷15《州郡志下·郢州》建安左郡治霄城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2册,503;1册,278页)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7《湖广三·沔阳州》景陵县:“晋末分置霄城县,属竟陵郡。宋、齐因之。”(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288页)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第二节《齐政区建置表》(建武四年497年)竟陵郡领有霄城县。(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381页)按:当作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有其地时即为建安左郡治。其后又属竟陵郡。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7《湖广三·沔阳州》景陵县竟陵故城:“梁太清中,湘东王绎以王僧辨为竟陵太守。既而与雍州刺史岳阳王詧为敌,使司州刺史柳仲礼镇竟陵以图詧,詧大惧,遂请于西魏以覆江陵。西魏移郡于霄城,县废。”(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288页)据《资治通鉴》卷162《梁纪十八》太清三年(549年)十一月:“詧既于湘东王绎为敌,恐不能自存,遣使求援于魏,请为附庸。……绎使司州刺史柳仲礼镇竟陵以图詧,詧惧,遣其妃王氏及世子嶚为质于魏。”(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1册,5031页)清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北新州》竟陵郡治霄城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10页)按: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即西魏大统十五年,姑作此年霄城县为竟陵郡治。
(5)《隋书》卷31《地理志下·沔阳郡》竟陵县:“旧曰霄城,置竟陵郡。后周改县曰竟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0页)《周书》卷19《杨忠传》:“武成元年(559年),进封(忠)随国公,邑万户,别食竟陵县一千户,收其租赋。”(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2册,318页)按:故作北周初孝闵帝元年(557年)改为竟陵县。而湖北省天门市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天门县志》卷1《建置志》第二章《沿革》第二节《县治》:“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改霄城为竟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53页)与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