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蘄春縣 (traditional Chinese)
蕲春县 (simplified Chinese)
Qichun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02 to 5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0.13756 E 115.32143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蕲春县(前202年——53年)(钱林书编写)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属衡山郡。(1)治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西北、蕲水东岸。(2)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属衡山国,元狩元年(前122年)属衡山郡。(3)二年(前121年)属江夏郡。(4)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改为蕲春侯国。(5)
注:
(1)《汉书》卷28上《地理志八上·江夏郡》:江夏郡,高帝置。领有蕲春县。(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7、1568页)按:据《水经注疏》卷35《江水》谓:江夏郡“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895页)
而《史记》卷91《黥布列传》:汉五年项籍死,天下定。“布遂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8册,2603页)又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四章: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以衡山郡西部合南郡东部数县置江夏郡。据其地图十:高帝五年——文帝六年《淮南国四郡示意图》中衡山郡治邾县,领有下雉等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46、49页)按:蕲春县何时所置,未详。姑作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取其地时为县。则与邾县、下雉县相邻的蕲春县,也当属衡山郡。
(2)《水经·蕲水注》:《经》“蕲水出江夏蕲春县北山,南过其县西。”《注》:“晋改为蕲阳县。”《疏》守敬按:“故城在今蕲州西北。”(《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657、2658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40《黄州府一·古迹》蕲春故城:“在蕲州西北。”(《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5册,24页)据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黄州府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235、236页)则汉蕲春县治,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西北、蕲水东岸。而《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蕲州》蕲春废县谓:“今州治。”(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4册,3248页)当因蕲春县治与州治相近耳,与之小异。
(3)《汉书》卷44《淮南王传》: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徙淮南王喜复王故城阳,而立厉王三子王淮南故地,三分之:阜陵侯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勃为衡山王,阳周侯赐为庐江王。”元狩元年(前122年),“国除为郡”。(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7册,2144、2156页)按:当作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蕲春县属衡山国,元狩元年(前122年)属衡山郡。
(4)《汉书》卷28上《地理志八上》江夏郡领有蕲春县。(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册,1567、1568页)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四章: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以衡山郡西部合南郡东部数县置江夏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46、49页)按:此时蕲春县当属江夏郡。
(5)《后汉书志》第22《郡国志四》江夏郡领有蕲春侯国。(《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2册,3482页)《水经注疏》卷35《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经蕲春县故城南。世祖建武三十年(54年),封陈俊子浮为侯国也。”《疏》守敬按:“《后汉书·陈俊传》,建武十三年(37),封祝阿侯,二十二年卒。子浮嗣,徙封蕲春侯。章怀《注》,《东观记》曰,诏书以祝阿益济南国,故徙浮封蕲春侯。据《光武十王传》,建武三十年,以祝阿等县益济南国。此谓三十年封浮,信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924页)按:故作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改蕲春县为蕲春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