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蒲圻縣 (traditional Chinese)
蒲圻县 (simplified Chinese)
Puqi Xian (Pinyin)
temporal span: from 280 to 591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29.92631 E 113.70489 (geo data source: FROM_FD)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蒲圻县(280年——591年)(钱林书编写)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属长沙郡,(1)治所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南江中。(2)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属巴陵郡,孝建元年(454年)又属江夏郡。齐不改。(3)梁大同五年(539年)属上隽郡,承圣三年(554年)属隽州。陈天嘉四年(563年)又属上隽郡。(4)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属鄂州。(5)十二年(592年)徙治鲍口。(6)
注:
(1)《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长沙郡领有蒲圻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册,457页)《宋书》卷37《州郡志三·郢州》江夏太守蒲圻男相:“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27页)而《元和郡县图志》卷27《江南道·鄂州》蒲圻县:“吴大帝分立蒲圻县。”(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下册,646页)又《太平寰宇记》卷112《江南西道十·鄂州》蒲圻县:“吴黄武二年(223年)于沙羡县置蒲圻。”(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均与之异。
(2)《水经注疏》卷35《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蒲矶山北,北对蒲圻州,亦曰擎州,又曰南州,州头即蒲圻县治也,晋太康元年置。”杨守敬按:“在今嘉鱼县西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册,2886页)清《嘉庆一统志》卷336《武昌府·古迹》蒲圻故城:“在嘉鱼县西南”。(《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24册,2页)据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湖北省总表》,清武昌府嘉鱼县即今湖北嘉鱼县。(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234页)据张修桂《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曰:“蒲圻州、白面州当属今嘉鱼县西南赵家州石矶头一带的靠岸沙州,晋太康所置的蒲圻县,则因长江河势变化早已沦入江中”。从之。按其图,蒲圻县治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南江中。(《复旦学报》,2004年第3期,96、97页)从之。
(3)《宋书》卷37《州郡志三·郢州》江夏太守蒲圻男相:“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立,本属长沙,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度巴陵,孝武孝建元年(454年)度江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27页)《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郢州》江夏郡领有蒲圻县。(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册,276页)
(4)清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3《隽州》下(上)隽郡领蒲圻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09页)臧励龢《补陈疆域志》卷3《郢州》上隽郡领有蒲圻县。(《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4册,4462页)《太平寰宇记》卷112《江南西道十·鄂州》崇阳县:梁大同五年(539年)于下隽县置上隽郡,“承圣三年(554年)改为隽州。陈天嘉四年(563年)州废。”又蒲圻县下曰:“陈又改上隽郡为隽州,天嘉元年(560年)还复本名”。(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22册,13、12页)谭其骧《补陈疆域志校补》卷二上隽郡下《校》曰:按此节见《寰宇记》蒲圻县下引盛弘之《荆州记》。又崇阳县之说。先后说不相合,盛说疑非。”(《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上册,124页)按:姑作梁大同五年(539年)蒲圻县属上隽郡,承圣三年(554年)属隽州。陈天嘉四年(563年)又属上隽郡。
(5)《隋书》卷31《地理志下》江夏郡:“平陈,改置鄂州。”领蒲圻县曰:旧置上隽郡,“平陈,郡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3册,894页)按:“隋平陈”,在开皇九年(589年)。当作开皇九年蒲圻县改属鄂州。
(6)《太平寰宇记》卷112《江南西道十·鄂州》蒲圻县:开皇十二年(592年),“洪水泛溢,(蒲圻)县遂漂流就鲍口,权时创立。”(金陵书局,光绪八年刊本)又湖北省蒲圻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蒲圻县志》卷1《建置》四(一)《县城·县治》谓:东晋建武三年(317年),县治迁回竞江口,至开皇十二年(592年)才迁治鲍口。(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51页)与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