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name:
潁州 (traditional Chinese)
颍州 (simplified Chinese)
Ying Zhou (Pinyin)
type:
州 州 zhou prefecture temporal span: from 1265 to 1723
spatial info:
POINT point N 32.90306 E 115.80901 (geo data source: FROM_AC) data source: CHGIS
source note: 颍州(1265—1723年)
元至元二年(1265年)颍州省所领汝阴(郭下)、帮和、沈丘、颍上四县入州,属汝宁府。①故治即今安徽阜阳县治。②大德八年(1304年)三县复置,汝阴未复,颍州郭下无县。③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临濠府。④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⑤⑥
①《元史》卷59《地理志二》:“汝宁府,……(至元)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颜言:蔡州去汴梁地远,凡事稽误,宜升散府。遂升汝宁府,直隶行省,以息、颍、信阳、光四州隶焉,复置遂平县。……颍州,唐初为信州,后改汝阴郡,又改颍州。宋升顺昌府。金复为颍州。旧领汝阴、太和、沈丘、颍四县。元至元二年,省四县及录事司入州。后复领三县:太和、沈丘、颍上。”(第5册,1406页)
②《清嘉庆一统志》第43册,卷129《颍州府二?古迹》:“汝阴故城,今府治。”清雍正十三年升颍州为府,于郭下置阜阳县。
③颍州后复所领三县,确年何时,不详。《清嘉庆一统志》第43册,卷128《颍州府一建置沿革》:“太和县:……元至元二年省入州。太德八年复置,改曰太和,属颍州。”今均在德八年复。
④《明史》卷40《地理志一》:“凤阳府……颍州,元属汝宁府。洪武四年二月来属。……领县二:纱面上、太和。”(第4册,914页)
⑤《清嘉庆一统志》第43册,卷128《颍州府一?建置沿革》:“本朝初,颍州与颍上、太和二县,均属凤阳府。雍正二年直隶安徽省,以颍上暨霍丘县来属,而太和属亳州。十三年升颍州为府,增设阜阳县,又以亳州及所属太和、蒙城二县属焉。领州一、县五:阜阳、颍上、霍丘、亳州、太和、蒙城。”